北纬30°的神秘地区,一座600多年的土司皇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

大山的孩子 2020-10-14 21:57:09

北纬30度的神秘地区,

让很多人向往,

恩施,

这个名字不再是那么的陌生,

远去的土司王朝,

是什么样?

今天的土司城又是什么样呢?

今天我要说的,

是恩施土司城,

而不是唐崖土司城,

因为很多人把二者混淆。

恩施土司城,

是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

有“中华土家第一城”的美誉。

如今的恩施土司城,

是地方民间艺人承建,

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

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

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

集土家族、苗族和侗族建筑艺术,

于一体的仿古建筑群落,

从而,

也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渊源,

展示土家族古老而淳厚的民风民俗。

土家族历史悠久,

为远古巴人的后裔,

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

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

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

沿夷水西进,

势力达到川东地区。

在春秋时期建立了,

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子国,

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

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

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

形成土家族。

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

则起于元代,

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

历经元明清三朝,

前后450余年,

于土司王,

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

历朝都有变化,

元代设立29个土司,

明代设立31个土司,

清代设立20个土司,

土司管辖地区,

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

以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原始、雄奇,

是恩施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

但它同样也是神秘的,

遥远的巴子国、浮沉跌宕的土司王朝,

都在历史长卷里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而恩施土司城,

就是这一方文化艺术最明亮的展示舞台。

巍峨庄严的土司城门楼,

它也被称为“土司朝门”或“看楼”,

是土司的威严和丰功伟绩的象征,

整座门楼外观古朴、庄重,

飞檐翘角,颇具气势。

门楼前方有两座雕像,

左右相对而立,

称为“天王送子”,

从另一面也能体现出土家人‘望子成龙’的心理。

右侧墙上三幅壁画,

除中间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外,

右边一幅是反映了,

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

"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

民以食为天,

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对稻谷神的崇拜,

从侧面也反映了,

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

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

左边一幅的两个彪形大汉,

环眼突睛,虎视眈眈,

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

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

寓意着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

这些壁画也集中展示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

土司城门楼,

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

高大壮观、结构精良,

布局精巧合理,

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

层层相通相连。

门楼门窗,

以及镂空雕花图案组成,

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

有趣的是,

整座门楼还隐含着,

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

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

那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一年中有4季、2个月和24个节气,

还有门楼屋顶上,

那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

它叫"福在眼前",

其实,不难想象,

福就是借指蝙蝠,

钱就是那枚铜钱了,

真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

仿古风雨桥,

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

飞檐翘角,画栋雕梁,

十分精致美观,

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

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

歇息纳凉、遮荫避雨,

因而称"风雨桥。

廪君祠,

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庙,

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

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

紧傍庙宇,

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

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

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

在土家族的历史上,

廪君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率领巴人开疆拓土,

建立巴国,

推进了巴人的文明进步,

巴人为缅怀他的功德,

建此庙立像祭祀,四时香火不绝。

在这里,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崇尚的廪君, 到现在,

都还流传着神奇而动人的传说。

这里有很多的建筑, 其历史都很悠久,

譬如: 土司校场、王府九进堂,

钟楼、鼓楼、土司城墙等等。

当岁月翻过百年,

土司的故事,

也已成为了史书上的一页记述,

好在还有这一座“城堡”,

讲述并传递着,

土司王朝的历史文化与传奇故事。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