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跨越藏、汉、伊斯兰三大文化区域的线路,人文风光堪比318

大山的孩子 2020-09-03 02:21:31

兰州,西北偏北。

从西汉到隋朝的大部分时间里,今兰州城区是“金城郡”的治所,因此兰州又称“金城”。十六国时期,兰州还短暂地做过“西秦”政权的国都。从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金城”一名逐渐从正式行政区划上消失,“兰州”这个名字开始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今天不去过多的介绍兰州,我们来说说从兰州到甘南的这条旅行线路。但在说这条线路之前,先来看看家喻户晓的兰州牛肉面。只有你在兰州吃过本地的牛肉面后,你才能分辨出其它各地所谓的“兰州拉面”到底正不正宗?

这个答案留给你们来揭晓。

从兰州去甘南,可分为甘南段、川北段两部分。此路线跨越了藏、汉、伊斯兰三大文化区域,沿途有黄河、甘南草原、尕海、若尔盖、四姑娘山等自然风光,也有临夏、拉扑楞寺、郎木寺、卓克基山寨、红军会师点等人文景观。

这两段路途可谓是风光绝美、人文历史丰富。接下来,带大家一起看看甘南段沿途的亮点。

兰州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位于兰州白塔山脚下,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美誉。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天然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说法。

中山桥,一座跨黄河的铁桥,建于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从而中山桥也成为了兰州标志性的建筑,每个到兰州的人都会去这里打卡留念。

拉卜楞寺

甘南州夏河县,因一座寺院而出名,寺院踞山而建,面积甚至大过整个县城城区,这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被誉为“世界藏学府”。

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寺内各庙宇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部分建筑顶部四角布有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等,宏伟庄严。

拉卜楞寺最独特还要数它的建筑,建筑几乎都是木雕,做工精良细致,墙面以红色为主,和僧侣的衣服颜色一样,拉卜楞寺外墙四周,有一圈转经筒,藏民还有喇嘛都会围着这个转经筒走一圈,默念着经文,这个转经筒不能倒着走,只能顺着顺时针方向走。

在拉不楞寺一定要遵从当地习俗,用心去感受这里的一切。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位于甘南夏河县城,海拔3100左右,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祭奠神灵的地方。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

这里水草丰茂,牛羊肥壮,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场。到了夏季,整个草原碧绿如茵,鲜花盛开,繁花似锦,牛羊遍野。

有人这样形容桑科草原,如果说内蒙古的草原像雄鹰,那么甘南的草原就是那匹未被驯服的野马,无拘无束,自在如风。

在桑科草原上,那些牧者或游客,与虔诚的信徒一样,在羊群与花草的经文里修行。

尕海湖

尕海湖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1982年被评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

尕海湖所在的地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水草茂盛,是许多珍稀鸟类南迁北返的落脚点和繁殖基地,尕海草原也是亚洲最优良的草场之一。

传说尕海湖是一个女神的化身,是亚洲一大山神的大臣的妻子,当时山神派大臣来管辖这片草原,使得尕海这片草原水草丰茂,生灵兴旺。大臣之妻对尕海滩情有独钟,后来,大臣离开尕海滩,妻子却留在这儿化作一汪清泉。

红石崖

郎木寺镇外的山顶上,一块巨大的岩石崖壁,夕阳下景色很美丽。据说,陡然矗立的石崖一日三变,夜晚为黑色,早晨为青色,下午尤其是傍晚晚霞映照时,呈红色,故名“红石崖”。

红石崖就像当地的图腾,屹立于蓝天白云下,绿树和红色石崖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自然画卷!

郎木寺

甘南,全称甘南藏族自治州,奇特的自然风光融入独特的高原气候,被誉为美丽神奇、纯净圣洁,世人仰慕的人间仙境——香巴拉。而郎木寺,则是香巴拉的神秘中之神秘。

郎木寺是川甘两省分治的一个小镇,白龙江水把小镇一分为二。江北是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

郎木寺有许许多多的荣誉称号:“东方小瑞士”“诗意栖居”“世外桃源”“中国魅力小镇”“梵天净土”等等。

但凡到过并亲眼目睹过郎木寺真容的人来说,很难用语言来描绘。这里的风景不仅仅是优美,更多的是那几许禅意和空灵,置身其中,自然就生发出宁静和虔诚。

流光溢彩的庙宇建筑,再加上远处的山峦、森林,都如诗如画令人无限神往,这样的郎木寺值得探访并驻足。

好货勿藏,大家分享。文中信息如有不符,请在下方吐槽!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