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本来想抱紧美国大腿,结果被中方一记重拳打得晕头转向!
三天前,中方对加拿大农产品甩出高关税,农民急了,企业炸了,新总理马克·卡尼更是满头大汗。
才上任没几天,他就得面对这烂摊子:一边是国内怨声载道,一边是美国“兄弟”捅刀子。
这下子,卡尼坐不住了,赶紧改口风,抛出一句“得跟中国搞好关系”,这态度转得比翻书还快!
全球都在盯着看,这加拿大是真心想回头,还是只是嘴上说说?
3月8日,加拿大还觉得自己挺硬气,跟在美国后面对中国挥起了制裁大棒。
结果如何?中方亦非好惹。3月10日,中方径直宣布反制举措:对加拿大农产品加征税率高达100%的关税。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加拿大那些大豆、猪肉、牛肉出口商一下子傻了眼。
田里的农民扛着锄头抗议,街头的商贩急得跳脚,整个国家经济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凉透了心。
更惨的是,美国那边压根没帮加拿大说话。特朗普忙着到处挥舞关税大棒,对加拿大自己的货也下了狠手,25%的进口关税直接让加拿大雪上加霜。
卡尼3月12日上任还不到一周,就得收拾这堆乱麻。他先是跑去安大略省一家农场,穿着衬衫跟农民握手,满脸堆笑地说:“我们得挺住!”
可话音还没落,农民就嚷嚷开了:“挺啥啊?地里的货卖不出去,咱们喝西北风吗?”这场景,真是尴尬得让人想笑又笑不出来。
面对这双重夹击,卡尼终于绷不住了。3月13日,他在渥太华召开记者会,语气里透着点无奈:“我们不能再跟美国绑得太死,得改善跟中国的关系。”
加拿大之前可是信誓旦旦地跟美国“共进退”,现在却被现实扇了个大耳光。
中方这边呢,倒是挺淡定,外交部发言人就说了句:“谁挑衅在先,后果自负。”这态度,硬气得让人拍手叫好。
卡尼要是真想跟中国缓和关系,光嘴上说可不够,得拿出点诚意。
可他要是真这么干,美国那边估计得炸毛。这新总理,算是夹在中间两头不是人,日子不好过啊。
有网友幸灾乐祸:“加拿大这是自找的,跟美国混迟早被卖了,现在知道疼了吧?”这话带着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劲儿,点赞的人还不少。
还有人调侃:“卡尼上任三天就怂了,这总理当得也太刺激了!”这评论满是揶揄,估计是觉得加拿大这出戏太精彩。
不过也有同情的声音:“加拿大农民挺无辜的,上面瞎搞,他们遭殃。”
这话说得有点心酸,毕竟普通人总是最先挨刀的。还有人分析:“中方这招狠啊,三天就让加拿大服软,厉害!”这语气透着佩服,觉得中方这反击真是又快又准。
这事儿最有嚼头的地方,就是加拿大这态度转变到底是啥意思。
卡尼喊着“改善关系”,是真觉得跟中国闹下去没好果子吃,还是只是被逼无奈的缓兵之计?我看啊,这里面水挺深。
卡尼这人,当过央行行长,脑子不笨,他肯定知道跟中国硬刚没戏。可他刚上台,总不能一上来就让人觉得他软了吧?这声明听着挺诚恳,可后面会不会变卦,谁也说不准。
加拿大要是真跟中国缓和,美国估计得跳脚,甚至可能变本加厉地收拾加拿大。
卡尼现在是骑虎难下,一边是国内经济要保,一边是美国这“老大哥”不能得罪。我觉得他这招有点像在走钢丝,平衡没玩好,摔下去可就惨了。
中方的反击也让人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关税加得太狠,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毕竟全球贸易是个链条,加拿大垮了,中方出口商日子也不好过。
可我看这恰恰是中方的聪明之处,三天就让对方服软,这效率多高啊!这事儿提醒大家,国际博弈里,谁也不好惹,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
不过,咱们也别光看热闹。这经济压力要是压垮了加拿大普通人,那可不是啥好事。农民、企业主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盼的是日子能过下去,不是当谁的棋子。
与其互相折腾,不如坐下来聊聊,大家和气生财,总比搞得鸡飞狗跳强。
你说,卡尼这“服软”是真心悔改,还是只是缓口气再战?中方这三天反击够不够劲儿?还有美国这“背刺”,会不会让加拿大彻底醒悟?
别憋着,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点个赞支持一下,咱们一起把这话题聊得火热,看看这场大戏到底怎么收场!
参考资料:
加拿大的农业和渔业界正呼吁与中国进行对话,寻求解决当前的贸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