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会开出什么妖魔鬼怪。"这是32岁的陈默在朋友圈写下的话。作为某互联网大厂的首席架构师,他刚参加完高中毕业15周年聚会,却发誓这是最后一次。
聚会选在市中心人均消费2000元的日料店。陈默穿着日常的格子衬衫到场时,发现包厢里早已泾渭分明——穿定制西装的坐在主桌聊股权投资,戴劳力士的围在吧台品清酒,几个穿优衣库的缩在角落刷手机。
"默默你现在做什么呢?"当年同桌的周婷端着红酒杯过来寒暄。听说陈默是程序员,她立刻转头对身后喊:"王总!你不是要招个懂AI的吗?"
酒过三巡,话题逐渐失控。做微商的李娜举着手机挤到陈默面前:"帮姐看看这个区块链项目靠不靠谱?你们搞技术的肯定懂!"
地产中介出身的张强更直接:"听说你们年终奖发48个月工资?能不能借我200万周转?我拿三套学区房做抵押!"
最让陈默窒息的是,当年暗恋的班花突然坐到他身边:"我老公公司要开发个APP,你周末帮忙看看?就当你送我的生日礼物啦!"
当陈默提到最近在攻关自动驾驶算法时,席间突然安静。做建材生意的赵磊嗤笑一声:"搞这些虚的干啥?我上月刚提了辆迈巴赫,要不要借你拍拍方向盘找灵感?"
有人起哄要看陈默的工资单,他借口去洗手间逃离包厢。走廊里撞见当年睡在上铺的兄弟老吴,这个曾经的数学课代表现在在送外卖,正蹲在消防通道吃自带的馒头。
陈默悄悄结账离开,次日却收到班长私信:"昨天消费AA每人3800元,记得转账。"更离谱的是群里有人@他:"陈总这么早走,是不是看不起我们?"
一周后,陈默发现微信多了20个好友申请,有推销保险的,有推荐理财产品的,还有个开火锅店的同学发来小程序让他"免费帮忙优化"。
你觉得同学聚会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年薪80万,会参加同学聚会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