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农商行业绩双降资产质量承压盈利困局下的关联交易隐忧

核心价值发现者 2025-04-29 13:36:55

营收业绩双降,资产质量承压,拨备防线松动与不良双升,顺德农商行如何化解盈利困局下的关联交易隐忧。

4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正式核准卢乃良担任顺德农商银行南沙分行行长一职。南沙分行作为顺德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关键支点,地处广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是顺德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重要支点。

然而,在跨区域布局的雄心之下,该行营收净利连续三年下滑、资产质量承压、关联交易激增等问题浮出水面,折射出区域性银行转型突围的复杂博弈。

诸多挑战下,顺德农商银行的IPO进程尤为坎坷。3月3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顺德农商银行IPO审核状态由“受理”变更为“中止”,这是该行自2023年3月首次申报以来的第四次审核中止。理由为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补充提交最新数据。

针对经营业绩,信贷资产质量以及股权治理等相关问题,核心价值发现者向顺德农商行发送调研求证函,截至发稿前,顺德农商行未就相关问题给予合理解释。

跨区域布局提速 南沙分行的战略使命

顺德农商行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区域落下关键一子。4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正式核准卢乃良担任顺德农商银行南沙分行行长一职。卢乃良的任职资格获批,标志着顺德农商行南沙分行正式进入落地阶段。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南沙承载着金融开放创新试验田的功能。该分行的设立不仅打破顺德农商行长期固守本土的格局,更与其“打造湾区特色银行”的战略目标深度契合。

南沙分行的核心任务在于探索跨境金融、科技金融等创新业务,利用自贸区政策红利对接港澳资源。然而,在银行业区域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国有大行与股份行的市场封锁,仍需观察其差异化服务能力。

盈利三连降 息差收窄与成本攀升的夹击

布局南沙取得积极进展,但顺德农商行的经营业绩却不容乐观。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顺德农商行的总资产达到4722.89亿元,较2023年的4618.40亿元略有增长,延续了近年来资产规模稳步扩张的趋势。

(主要财务数据截图:顺德农商行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

资产虽然扩张,营业收入和利润表现呈现下滑态势。数据显示,顺德农商银行实现营收81.4亿元(未经审计),较2023年82.1亿元减少0.7亿元,同比下降0.85%;实现净利润32.09亿元(未经审计),较2023年34.56亿元减少2.47亿元,同比跌幅7.15%。

从最近3年看,顺德农商银行连续三年呈现营收、净利润“双降”态势。尽管跌幅平缓,但关键指标透露出深层压力。

首先,净息差持续收窄。2024年,顺德农商行的净息差1.39%,较2022年累计缩窄0.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农商行平均水平(约1.8%),反映出负债成本刚性上升与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双重挤压。

其次,资产利润率滑坡,2024年顺德农商行的资产利润率为0.69%较2021年峰值(0.94%)大幅回落,资本运用效率亟待提升。此外,成本收入比递增。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的成本收入比33.65%,虽处于行业合理区间,但三年间提升近5个百分点,暴露出数字化转型投入与网点扩张带来的费用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区域性银行,顺德农商行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渐显疲态,而财富管理、投行等中间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支撑。

资产质量承压,拨备防线松动与不良双升

业绩下滑的同时顺德农商行资产质量承压,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61%,超过广东省银行业均值的1.52%,较2022年累计上升0.39个百分点;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顺德农商行的不良率,已经经历了多年连升,2020年-2024年,该行不良率依次为0.94%、0.96%、1.23%、1.48%、1.61%。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顺德农商行的贷款行业集中度非常高,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四大贷款行业——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的贷款合计占比84.53%。高行业集中度的情况下,一旦部分行业因结构化突出而承压,就容易放大潜在风险敞口,导致不良率上升。

尽管不良率逐年上升,但顺德农商行的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并未做到同步增加。由此也导致该行拨备覆盖率的进一步下滑,2022年还有263.93%,到2024年就只有168.64%,三年锐减95个百分点,风险缓释能力明显削弱。

股权分散困局 关联交易激增逼近监管红线

从股权结构来看,截至2023年末,顺德农商银行前五大股东分别是美的集团、佛山顺德诚顺资管、万和集团、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东莞农商银行,分别持股9.69%、7.41%、5.57%、5.51%、2.5%,像美的、万和均为粤系知名实力民营企业。

(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截图:顺德农商行2025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

前十大股东中,美的集团、万和集团等六家民企合计持股25.08%,国资阵营合计持股10.02%,形成“民营主导、国资制衡”的股权格局。分散的股权结构虽避免“一股独大”,但也带来治理挑战。

最主要的挑战莫过于,与大股东以及子公司之间引发的关联信贷风险。比如美的集团既是最大股东,又是核心贷款客户,如何防范利益输送需强化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据该行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关联交易金额达291.97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总额。对关联方授信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达33.53%,逼近监管红线(35%)。仅第二季度单季交易就达到145.42亿元,占当季新增贷款的37%;其中,向美的集团等大股东关联企业的大额信贷投放是否加剧资产质量风险,成为市场担忧焦点。

顺德农商银行曾对外披露,截至2024年底,扣除保证金存款、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后,该行对单个关联方授信最高余额14.5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3.28%;对单个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在集团客户的授信最高余额为40.92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9.25%;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127.35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28.79%,各项关联交易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作为全国首家落子自贸试验区的县域农商行,顺德农商行的南沙分行既是对传统经营半径的突破,亦是对治理能力的大考。在宏观经济承压、银行业区域分化加剧的当下,这家“千亿农商行”能否借湾区东风重塑增长引擎,还是困于股东利益纠葛与业绩颓势,将成为观察地方银行转型的鲜活样本。

(财经研究员 知周)

0 阅读:42

核心价值发现者

简介:核心价值发现者,力求发现企业的核心价值,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