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县都叫作正定。
正定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三国名将赵云、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等皆出于此,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正定古城、隆兴寺、荣国府、凌霄塔等远近闻名,吸引着各地游客。

来正定游玩除了欣赏美景古韵,还不应错过当地特色美食,正定有哪些名吃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10种。

八大碗是正定的美食名片,不仅是农村大席的常备菜,更成为很多饭馆的招牌,县城内有很多出名的八大碗,如宋记、农园等,每到饭点便会一座难求。正定八大碗,多达一二十种子通常由四荤四素组成,常见的荤菜有肘子、酥肉、丸子等,常见的素菜有萝卜、海带、豆腐等,经过高温蒸制,酥烂可口,香气四溢。

饸饹面同样是正定的特色,满大街随处可见,如正顺、陈饸子、吴家、明月楼、二敏等,每个正定人心中都有一家最好吃的饸饹。饸饹面多以荞麦面、小麦面为主料,先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再利用杠杆原理,用饸饹床子压入锅中,配上煮好的豆芽,浇入精心熬制的牛肉汤,撒上香菜,配上卤好的牛肉。吃起来爽滑筋道,汤头鲜美,风味独特。

崩肝是正定的代表名菜,全国独一份,非常值得一试。崩肝制作工艺比较繁琐,多以新鲜的羊肝、牛肝、猪肝为主料,先放入高汤中煮熟,再通过精湛的刀工切成一毫米左右的细丝,然后放入油锅中崩炸水分蒸发,再放入秘制的卤汁中浸泡入味。做好的崩肝,色泽酱红,味道醇厚,越嚼越香,堪称一道绝佳的下酒菜。

热切丸子也是一道家喻户晓的正定名菜,有600余年历史。热切丸子并不是传统的丸子形状,而是圆柱形食品,类似灌肠。以新鲜猪肉或牛肉为主料,加入红薯淀粉、葱姜末、食盐等,再配上鲜美的骨汤,搅拌上劲,再铺到荷叶或蛋皮上卷起来,上锅蒸熟。做好的热切丸子,切成厚片,蘸上黄芥末或蒜泥汁,咬上一口,鲜嫩细腻,满口肉香。

正定的烧麦也很有特色,深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欢迎,比较出名的有王家、甘家、马老年、南仓口等。烧麦的皮是用小麦粉和面,再用擀面杖压制而成,筋道而透明,馅大多为牛羊肉大葱馅,鲜嫩多汁。蒸熟后烧麦,晶莹剔透,皮薄馅大,透着汤汁,趁热蘸上醋汁辣椒,吃起来满口流油,真是香极了!

缸炉烧饼也是正定县的传统美食,有千余年历史,如今在大小饭店几乎都是常备。缸炉烧饼以小麦粉和成面团,再擀成薄片,抹上油面,层层对折,粘上芝麻,贴到缸炉内壁上,小火烤制而成。外表金黄酥脆,内瓤层次分明,咸香适口,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夹上猪头肉、牛肉等,吃起来更加过瘾。

马家卤鸡是正定非常有名的烧鸡,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家卤鸡源于明末清初,有300余年历史,清末时还曾成为贡品。马家卤鸡的做法很是考究,以一年生的散养鸡为主料,经过宰杀处理、整理造型,再用加了多种新料的百年老汤,卤制而成。做好的卤鸡,色泽金黄透红,肉质软烂易嚼,口感醇厚回味,既是餐桌上的常备,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扒糕是正定的特色小吃,被誉为正定古城“三件宝”之一,备受大众喜爱。扒糕的制作并不复杂,以荞麦面为主料,加水搅成面团,上锅蒸制而成。做好的扒糕,色泽深褐,紧实而富有弹性,将其切成不规则小块,再放入蒜末、陈醋、香油、辣椒油搅拌均匀,便成了老少皆宜的凉拌扒糕,吃起来清爽解腻,还可以热炒,风味各有不同。

油香是正定清真特色小吃,不仅美味,而且还寓意着友谊和幸福。油香的制作工艺比较特殊,以小麦粉、温水、酵母和成面团,发酵后再加入清油、鸡蛋揉至均匀,再分成剂子,做成圆形面饼,按压上独特的花纹,下锅炸制而成。做好的油香,中间略厚,四周较薄,瓷实而不硬,油而不腻,早上来一个马上就能元气满满。

正定临近滹沱河,盛产多种优质河鱼,当地人用这些鱼制作成酥鱼,咸淡适中,骨酥肉烂,老人、孩子都可以轻松驾驭,再也不怕鱼刺了。制作酥鱼,要选用新鲜的河鱼,先处理干净,再放入瓦罐中,加入精确配比的各种香辛料,小火卤制七八个小时方可。做好的酥鱼,无论是配饭吃,还是佐酒,都非常地道。
声明: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