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各地曝光的6种问题食品,越看越恶心,也许你就吃过

凡码聊美食 2025-03-16 09:28:39

每年315期间,很多地方会查处一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其中食品安全问题与大众息息相关,而备受社会关注。在315前夕,多地和媒体曝光了很多问题食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6个,有些可能你也吃过。

1、某黄焖鸡品牌加盟店——不新鲜的食材继续使用、回收食材重复使用

黄焖鸡是山东济南的传统美食,十几年前发展迅速,黄焖鸡米饭开到了全国各地,被誉为“国民快餐三巨头”之一。

刚做好的黄焖鸡,热气腾腾,色泽搭配鲜艳,鸡肉软嫩入味,汤汁浓郁,泡着米饭吃真是下饭,性价比也不错,确实是人们吃饭的好去处。

然而,前几天某知名黄焖鸡品牌的加盟店被曝光,居然把食客剩下的食材重复使用,隔夜不新鲜的食材清洗后继续烹饪,不新鲜的牛肉加上色素后冒充新鲜的……

曝光视频触目惊心,令人作呕,个别加盟店置食品安全于不顾,一味追求利益,确实不应该。

当然,这也只是个例,不代表所有,有很多个体店、加盟店很重视食品安全,坚持用新鲜食材烹饪。

2、某炸鸡汉堡品牌加盟店—— 后厨苍蝇飞蟑螂窜

炸鸡汉堡是西方快餐代表,在我国火了30多年,如今除了最早的洋品牌,还有很多本土品牌迅速崛起。

与洋品牌相比,本土品牌的汉堡炸鸡性价比更高,适合大众消费,因此深受大众欢迎。

3月14日晚上,某本土品牌的一家连锁店后厨被曝光脏乱差,苍蝇乱飞,落到饮料瓶口,蟑螂到处乱窜,店员对卫生不重视,让人气愤。

建议大家尽量少吃炸鸡、汉堡,这些都是高油高热量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利。

3、某奶茶品牌加盟店——鲜果切片过夜继续用

奶茶深受青少年的欢迎,无论是在大城市的繁华商圈,还是在小县城的普通街道,总是能看到各种品牌的奶茶店,生意非常火爆。

其中有一个品牌以平民的价格迅速做大做强,有网友调侃:“××不嫌我穷,我不嫌它脏”,结果真让大家说中了!

某个品牌的加盟店被曝光,他们使用隔夜常温储存的柠檬、橙子切片制作柠檬水、橙汁等饮品,饮品包装上还有苍蝇飞虫在爬来爬去,清洗后继续使用。

这对于经常喝这个品牌柠檬水的朋友来说,估计会犯恶心,其实柠檬水、橙汁这些饮品自制并不复杂,还可以少量加糖,喝起来更加新鲜健康。

4、虚构的高原特产藏乌梨——普通梨加工而成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大家可以在网上了解各地美食特产,只需在手机上下单,等待几日便可品尝到曾经从未吃过的外地美食,满足口腹之欲。

最近网络上有一种“藏乌梨”走红,非常热销,它有着乌黑的果皮,商家还宣传为青藏高原特产,产量稀少,非常神秘诱人,很多人买来尝鲜,价格还很高,一个精品果可能就要10块钱左右。

然而,这些藏乌梨的发货地几乎都不在西藏,根本不是西藏特产,而是用普通梨通过高温方式加工而成,不仅营养价值一般,而且很容易腐烂,妥妥的虚假宣传。

建议大家在购买外地土特产时,先了解清楚产品,再查看有关评价,最后通过正规店铺购买。

5、假冒的牛肉、狗肉——用狐、貉冻肉冒充

狐貉的皮毛是制作皮衣的重要原料,也是狐貉的最高价值,而剩下的狐貉酮体按规定是不能流入食品市场的,因为在饲养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激素,而且没有经过检疫程序,食用后可能对人体有害。

然而,3月15日有媒体曝光,在某地存在狐貉酮体交易问题,有些是现场交易,有些是网络平台销售,购买这些狐貉酮体的农家乐、饭店,可能会用其冒充牛肉、羊肉、狗肉、兔肉等售卖。

这些冒充的肉类,加入生抽、老抽等酱料烹饪后,很难分辨出来,所以建议大家在下馆子、买熟食时,一定不要贪图便宜。

6、某海鲜店偷梁换柱——用冰鲜海鲜替代鲜活海鲜

海鲜是人们餐桌上常备食材,它们种类丰富,价格不等,有一二十块钱的小海鲜,也有数百元一斤的昂贵海鲜,吃海鲜不仅要看价格,还要看新鲜度。

很多朋友喜欢到海鲜店买海鲜,当场挑选鲜活、个大的海鲜,感觉非常放心。近日,某沿海省份公布了一起欺诈消费者案件,某海鲜店使用死海鲜偷偷换掉顾客挑选的活海鲜,行为非常恶劣,已被严肃处理。

建议大家到正规超市、海鲜市场购买海鲜,挑选好后,不要掉以轻心,当面检查好后再付款。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

5 阅读:3278
评论列表
  • 流光 20
    2025-03-16 13:09

    16号就没事了

  • 2025-03-17 09:56

    大哥,我花4元钱买杯柠檬水能给我加柠檬水果切片,我觉得可以了,至少相比于十几块钱的科技与狠活强了不知道多少,每年都车蜜雪,上海大妈咋不查?这些奶茶店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了。

  • 2025-03-16 14:11

    创新能力太强,防不胜防。

  • 2025-03-16 16:53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全国人民生命安全。必须严惩不贷,才能平息老百姓心中的怒火

  • 2025-03-17 07:27

    我国各省各部门联合突袭,严查严管!严查到底,严惩不贷。

  • 2025-03-17 12:19

    既然曝光了,为什么还要用某品牌呢?不能直接说吗?

  • 2025-03-17 09:27

    涉及食品安全,全部罚没充公并判刑。犯罪的成本低就一直遏制不住

  • 2025-03-16 15:10

    为什么要到等到315才揭露黑幕。平时不能吗[捂脸哭]

  • 2025-03-16 13:05

    不关我事这多是有钱人才吃的起

  • 2025-03-17 13:35

    造假的为什么不能严判、能不能法律对造假最少判十年刑期

  • 2025-03-17 11:27

    公众觉醒不吃了,不如不生产了好,还是应该从源头抓起,不要等到315再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