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报道,自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战就成为美国对外施压的“武器”。其不仅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连续加征多轮关税,甚至在2025年4月2日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这种做法严重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中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在4月4日迅速出台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在WTO提起诉讼并暂停部分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等。这些举措有力地回击了美国的无理行径,也让美国自食恶果,美股三大期指下挫,道指期货下跌超1500点,众多美国企业股价大跌 。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美国的“恶劣行径”不止于此。在关税战打得如火如荼之时,美国一些势力还打起了核武器的“主意”。福克斯新闻报道,一群有影响力的保守派及美国官员警告特朗普政府,声称若印太地区爆发战争,美国缺乏合适战术核武器对抗中国,要求发展核能力应对所谓“中国威胁”。美国前战略司令部司令查尔斯·理查德上将更是直白地表示,要部署军事能力威慑中国。美国传统基金会智库还制作视频,无端设想中国发射战术核武器摧毁美国关岛空军基地,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竟呼吁用美国战术核武器瞄准中国目标。但事实是,中国自1964年拥有核武器起,就明确承诺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仅用于自卫,美国此举不过是借“中国威胁论”,妄图扩张核武库,谋取亚太战略优势。
面对美国的核威胁,中国保持冷静且坚定的态度。外交部长王毅在俄罗斯接受采访时,就美国近期行径一一回应。在关税战问题上,王毅外长指出美国以关税施压的行为无法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还会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损害自身信誉。中国虽坚决反制美国的不合理关税措施,但仍愿依据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解决中美问题。谈及核问题,王毅外长强调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这是世界拥核国家的共识。中国无意与美国搞核军备竞赛,核力量仅维持在保障国家安全的最低水平,美国无论是核裁军还是核扩张,中国都不会参与。
特朗普(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系列风波中,中俄关系展现出独特的稳定性与重要性。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俄两国面临诸多挑战,但双方关系愈发紧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于2025年3月31日 - 4月2日访问俄罗斯,此次访问意义重大。普京明确中俄合作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强调中俄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这给两国关系发展吃下“定心丸”。王毅外长提到的中俄关系三大特质,即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路透社认为此次访问意在深化两国战略协作。
在经贸领域,中俄合作成果显著。2024年中俄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30% ,能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深度合作不断推进。以能源合作为例,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对能源需求庞大,双方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登科表态,若美国对中国石油供应量降为零,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输出多少。这一表态彰显了俄罗斯在关键时刻对中国的支持。不过,从中国自身能源安全战略考量,不会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石油供应。中国一直秉持“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且在能源安全白皮书中明确将单一来源国进口比例控制在30%以内,目前俄罗斯石油在华进口占比已接近40%,未来中国还会扩大与中东、拉美等地区的合作,维持能源供应的平衡。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在军事安全领域,中美之间也有着一定的互动。2025年,中美两军在上海举行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双方就海空安全形势、《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执行情况等进行交流。中方指出美军舰机在中国当面海空域的侦察、测量和高强度演训活动,极易引发误解误判,危害中国主权和军事安全。这一表态体现了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方面的坚定立场。
美国的关税战与核威胁行径,严重破坏国际秩序,损害自身及全球利益。而中国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一方面坚决反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国友好合作,通过外交沟通、经贸合作、军事交流等多种方式,为构建更加公平、稳定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在未来,国际形势或许还会充满变数,但中国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理念,坚定地走在维护国家利益与世界和平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