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西汉初年的8个异姓诸侯王、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乃至武庙的72将,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其中只有邓禹、吴汉、耿弇、冯异等寥寥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为世人所知。这是什么原因呢?
普遍认为,云台二十八将被人遗忘只因一人太过逆天,那就是有“位面之子”之称的刘秀。无论是昆阳之战的天降陨石,呼沱河的踏冰而过,还是信都郡守的开门相迎,都说明刘秀确实太过优秀,也太过传奇。
刘秀的光芒太盛间接遮盖了手下武将的星光,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经常被人忽视的原因,那就是云台二十八将中滥竽充数者众!
云台二十八将并不是刘秀所封,而是汉明帝刘庄为表彰东汉建立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将而设。入选的原则并不是完全按照功劳、能力,而是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伏波将军马援有大功,只因女儿是明帝皇后,明帝为避嫌未将其列入;如刘秀的表兄来歙的功劳也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云台二十八将里只要和皇室有亲戚关系的都没被列入,虽然这貌似公正,却恰恰失去了最应该有的公平。
同时,为了上应二十八星宿,刘庄强行设立了二十八将,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有很多根本没有资格入选的人被选入,所以有史学家称:“云台二十八将中滥竽充数者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哪些人属于滥竽充数?
一、翼火蛇邳彤邳彤为28将中倒数第二位,官至左曹侍中,封灵寿侯。
邳彤原为王莽新朝和成太守,刘秀奉刘玄之命宣慰河北时,他率领全体吏民举城投降,被刘秀任命为曲阳太守,后来刘秀只身从蓟县南逃至信都郡时,又是邳彤资助了他精骑二千余人,使刘秀有了自己的班底。
虽然邳彤在刘秀危难之际不离不弃,称得上是最早的从龙之臣,但他后来的战功却乏善可陈。
刘秀得到信都、和成二郡后打算西归长安,然而邳彤坚决反对,他认为不可一世的王郎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当击之。最后刘秀采纳了他的建议,率先平定河北。在此期间,邳彤曾率军在中山击破了白奢封的数万流民军。
消灭王郎之后,邳彤又随刘秀参加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其中值得一提的仅是跟随耿弇在潞东、平谷重创流民军。
公元26年,汉军攻占洛阳后,邳彤随刘秀入居洛阳,被拜为太常,不久又迁为少府(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珍膳等)。四年后邳丹辞去官职,回到封国,同年病逝。
二、星日马李忠李忠为28将中倒数第四位,官至丹阳太守,封中水侯。
李忠原为刘玄更始政权信都郡都尉。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和任光固守信都,迎接刘秀。
刘秀镇慰河北时,王郎在邯郸称帝,悬赏缉拿刘秀:“天下有得刘秀首级献于朕者,赏邑10万户。”一时间,刘秀的处境颇为艰难,一路南逃。这时李忠与信都太守任光同心固守信都,等待刘秀。刘秀入驻信都之后,任命李忠为右大将军,封武固侯。当时刘秀还解下自己的绶带替李忠带上,以示恩宠。
随后李忠跟随刘秀征讨周边不服郡县,当时李忠所率领的部队以军纪严明著称,为此刘秀还将自己所乘的大骊马赐给李忠。
后来,王郎抓住了李忠的母亲和妻子,然后派人去招降李忠,然而李忠不但未降,还将使者杀了。多亏后来刘玄派遣将领攻破了信都,李忠家属才得到保全。
此后数年,李忠一直留在信都行太守事,任光回到信都后,李忠又继续担任信都都尉之职。公元29年,庞萌反汉,李忠随刘秀亲征。天下一统之后,李忠担任丹阳太守多年,治绩天下第一。公元43年,李忠去世。
三、柳土獐任光任光位列28将中第22位,官至信都太守,封阿陵侯。
任光原为王莽新朝宛城小吏,后跟随更始帝刘玄,被拜为偏将军。王寻围困昆阳时,任光受命增援刘秀,有机会参加了昆阳大战。战后,任光被任命为信都郡太守。
刘秀逃难时,任光举郡归降,被任命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随后任光跟随刘秀北上讨伐王郎。然而就在汉军一路高歌猛进直取邯郸的时候,王郎另外派将领进攻信都,抄了汉军的后路,太守宗广及李忠、邳彤的家人都被劫持。
为了安抚军心,刘秀派任光率兵回救信都,可是还未走到信都,任光的士兵就已经或逃或降,任光只身逃回汉军大营。
刘秀攻破邯郸之后,派任光回到信都郡,仍任太守。此后数年,任光一直在信都,未再参与任何战事,直到29年,被召回京师。同年冬病逝。
四、张月鹿万脩万脩为28将中倒数第三位,官至右将军,封槐里侯。
万脩原为刘玄更始政权信都令,也是在信度迎立刘秀的人之一。刘秀入驻信度后,被封为偏将军,造义侯。
万脩先是跟随刘秀讨伐王郎,后又参加了平定河北的一系列战役。公元25年,万脩跟随汉军大司马吴汉围攻洛阳,围城数月都没有打下,直到朱鲔在岑彭的劝说下投降,汉军才进入洛阳。
公元26年,万脩与吴汉、耿弇等随刘秀北击五校流民军,迫降五万余人。随后不久,万脩就在随吴汉救援宛城的军中病逝。
五、轸水蚓刘植刘植为28将中倒数第一位,官至骁骑将军,封昌城侯。
刘植原为右北平郡地方豪族,河北大乱时,乘机占据昌城,刘秀从信都征伐王郎时,刘植大开城门迎接,被任命为骁骑将军。
随后,刘植被刘秀派去招降占据石家庄地区的真定王刘扬。当时刘扬的部队有十多万人,是最大的地方势力之一,但在刘植的劝说下,刘扬决定归降刘秀。刘秀因而到了真定,并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
后来,刘植跟随刘秀平定王郎,随吴汉围困洛阳,公元26年,刘植因功被刘秀册封为昌城侯。同年,刘植在平定密县残余乱兵时战死,成为云台诸将中死得最早的人。
六、危月燕坚镡坚镡位列28将中第22位,官至偏将军,封合肥侯。
坚镡原为王莽政权小吏,刘秀宣慰河北时被人举荐给刘秀,被拜为偏将军。随后以军中主薄的身份跟从刘秀参加了平定河北的战争。
公元25年,坚镡随吴汉围攻洛阳,数月未能攻下。期间坚镡诱降东城门部将,虽然最终未能攻破洛阳,但迫使朱鲔对部队的忠诚产生了怀疑,最终接受了岑彭的劝降。占领洛阳之后,坚镡率军攻占内黄。
坚镡最大的功绩是独守南阳一年多,为剿灭邓奉、董欣之乱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26年,坚镡与右将军万修奉命攻略南阳,董欣在宛城造反,俘虏南阳太守刘驎。虽然坚镡及时引军赴宛城,斩关而入,但董欣得脱。此时邓奉又在新野举兵造反,并大败吴汉。这时万修因病去世,坚镡孤立无援,因为道路为叛军所阻,坚镡的粮食给养也断绝。在这种情况下,坚镡独守南阳一年多,史载,坚镡“每战辄身先士卒,先当矢石,受创三处。”
次年,刘秀亲自率军征讨南阳,坚镡与岑彭里应外合,大败邓奉、董欣。战后,刘秀任命坚镡为左曹,随军征伐。此后坚镡再未独立领军。公元50年坚镡去世。
七、觜火猴傅俊傅俊位列28将中第19位,官至积弩将军,封昆阳侯。
傅俊原为王莽新朝的襄城县亭长,刘秀起兵于舂陵时,傅俊在襄城起兵相应,被刘秀任命为校尉。不久后随刘秀参加昆阳大战,因功升任偏将军。
刘秀攻打洛阳时,傅俊独率一军,先后击破了洛阳以东的京县、密县二城。刘秀把汉军最精锐的颍川兵交给傅俊统率。在平定河北的战斗中,傅俊为骑都尉,隶属于偏将军王霸。
刘秀称帝后,傅俊出任侍中,出入宫廷,参与机密。
公元27年,傅俊随刘秀南征邓奉、董欣。邓董败亡后,由于傅俊喜欢领兵作战,不喜欢在朝为官,所以刘秀封他为积弩将军随岑彭南下,去进攻割据荆襄的楚黎王秦丰,三万汉军连战连胜,一直攻到秦丰的老窝黎丘,因为黎丘一时不能攻下,岑彭就命傅俊率一军顺流而下,收取江东。傅俊仅用五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扬州六郡。
公元29年傅俊又随岑彭去讨伐割据夷陵一带的田戎,汉军在津乡大败田戎,攻克夷陵,田戎仅率数骑逃奔公孙述。
公元31年,傅俊率军回师洛阳,同年去世。
八、昴日鸡王梁王梁位列28将中第16位,官至河南尹,封阜成侯。
王梁原为新朝渔阳郡狐奴县县令。刘秀被王郎追杀时,随渔阳太守彭宠起兵支持刘秀,被封为偏将军。随后跟随刘秀参加了平定河北的征战。
公元24年,刘秀亲率主力北征燕赵。王梁被任命为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一起留守大后方河内郡,王梁协助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令朱鲔等不敢出兵,刘秀认为王梁的功劳很大,于是擢升王梁为大司空,封武强侯。
公元26年,王梁随大司马吴汉征讨檀乡与五校农民军,期间王梁不尊吴汉号令,被刘秀下旨申斥,然而王梁仍违抗军令擅自进军,刘秀派尚书宗广持符节往军中斩王梁。多亏宗广不忍,将其押回京师。后来刘秀感念旧情赦免了王梁,将其降为中郎将,并惩罚他作自己的殿前武士。
不久后,刘秀派杜茂清剿五校农民军余部,命王梁随军戴罪立功,这次王梁没有再犯错误,他与杜茂一起大败农民军,迫降持节大将三十余人,摧毁所有营堡,自此赵国三郡成为汉军的重要后方基地。
公元28年,王梁率军攻占刘永残部占据的肥城、文阳,然后随杜茂攻拔大梁、砫桑,梁国被彻底平定。
公元29年,王梁跟从刘秀亲征庞萌,史载,此战王梁战斗“尤有力”,因功拜为山阳太守,不久又迁为河南尹,在此期间,王梁曾开渠引水,但失败被弹劾,降为济南太守。38年,死于济南太守任上。
九、鬼金羊王霸王霸位列28将中第21位,官至上谷太守,封淮陵侯。
王霸原为王莽新朝颍川郡监狱官,刘秀刚起事时路过颍阳,王霸赶来投靠,成为刘秀军中的一名军士,后参与昆阳之战,是最早跟随光武帝的一批人。
王霸被刘秀所赏识源于一次谎报军情,当时刘秀被王郎追捕逃至呼沱河时,哨探回报说河水湍急无法渡河,众人心中惊惧,于是刘秀又让王霸前去查看,王霸看到河水确实流淌且没有船只,但是他回去还是谎报说:“河面结冰可以过去”,众人这才心中稍定。等到了河边,河水竟然结冰了,刘秀认为这是王霸的功劳,于是任命他为军正。后来王霸追杀王郎,又缴获他的官印,封王乡侯。
公元28年,刘秀派王霸和捕虏将军马武征讨周建。马武作战不力被周建所败,当马武向王霸求援时,王霸却紧闭营门固守,部下都劝他收留马武,王霸说:“周建部队精锐,人数又多,我军恐慌,而捕虏将军和我对等,两军不统一是导致失败的原因。现在关门死守,告诉他们不援救,敌人一定会乘胜冒进;捕虏将军见没有救兵,作战自然会加倍努力。这样等敌人疲敝,我们趁机进攻才能战胜敌人。”果然,周建全军出动攻打马武。交战许久后,王霸派精锐骑兵袭击敌人背后,大败敌军。
公元29年-32年,王霸为讨虏将军屯垦新安、函谷关,期间攻打荣阳、中牟盗贼,全部攻克。
公元33年,王霸随吴汉攻打卢芳,在匈奴骑兵的干扰下没有获胜。次年,王霸又随吴汉征讨卢芳,匈奴派几千骑兵援救,作为先锋的王霸在平城之下,打败匈奴,并追出边塞,杀敌几百人。随后又攻打崞、繁时战败。
此后,王霸任上谷太守二十多年,与匈奴、乌桓大小几十战,互有胜负。公元59年王霸病逝。
十、奎木狼马武马武位列28将中第14位,官至捕虏将军,封扬虚侯。
马武是黑道出身,一开始在竟陵占山为寇,后来加入绿林军。
刘秀和马武是亲戚,马武的弟弟马毅是刘秀大姐刘黄的丈夫。因此马武很早就追随刘秀,他也是昆阳大战中浴血奋战的十三太保之一。
史载,马武是一员勇将,“每战辄先躯,矢石如雨,不能伤其毫发。”当年刘秀败于慎水时,马武独自殿后,攻击追兵,使刘秀得脱。马武善使盾牌,其麾下也以此称雄,“部下有弁目数十人,皆擅盾牌。冲锋陷阵,所向无敌。”
马武虽勇,但身上的瑕疵甚多。比如与王霸一起征讨周建时,他就自恃勇力,作战不努力被周建所败;后来随马援征讨武陵武溪蛮暴动,马援蒙冤,作为当事人之一,他也没有主动站出来为马援说句公道话,眼睁睁看着一代忠良名誉扫地。这是马武最大的一个污点。
61年,马武去世。他是二十八宿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纵观以上八将,基本都无独立领军的机会,战功也乏善可陈,特别是像任光、李忠等,在地方上任太守多年,参与战事的机会屈指可数,这样的人位列其中,无形中拉低了28宿的地位,所以专家说云台二十八将滥竽充数者众是有道理的。
大魔导师开挂,关卡难度降低,通关过程精彩程度直线下降,乏善可陈!
十帅好多人都数不出来,何况云台、凌烟[吃瓜]
你随便到一个大学去问云台28将和凌烟24臣,就知道存在感没什么差了。
所谓的大魔导师不过是世家的代言人而已所有的离奇经历大多数都是世家配合下的闹剧而已!
出不出名,史学家、小说家说了算:像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看多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就很出名。反之,只能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看到第一位就看不下去了,刘秀只身逃亡时既救命又送精兵,这都没资格评???君不知徐大将典故乎??
主要那时候汉室声威犹在,人心在汉不在新。
刘秀能力一般,能当皇帝运气成分居多
一个都不认识
交趾因不归咱管了,有些地图开疆的人觉得功劳很大,实际上马援一生功劳和那些东汉建国的功臣比真不值一提,平陇西平交趾打的都是顺风局,对手和东汉都不在一个段位上,相当于解放南京才投诚的,跟着刘秀创业的云台二十八将才是真艰难。
从龙之臣,没功绩,给点名分不行吗
功劳都很显著啊
贾馥,谌鹏,姚旗,杜茂,王伦等人呢!
马武马子章,刘秀帐下第一猛将,跟贾复、岑鹏、铫期并称四大猛将
凌烟阁评定功臣,还是李世民效仿刘秀评云台二十八将的做法而来的。
什么叫存在感低?能入选的都是名将。
未统一的生活后为了笼络人心,随随便便就封侯儿,结果统一了过后还是那么一只侯。
主要还是没什么演义讲刘秀的故事,三国就因为一本书就世界闻名
主要因为好多字都不认识,还得查字典
看刘秀命盘就知道了[笑着哭]
玩血色衣冠这么多年,云台二十八也就对耿弇、邓禹、吴汉、岑彭、冯异、马武、铫期比较熟悉[笑着哭]。
二十八宿
主要是没有写成小说
不离不弃 故事很感动
主要是我们开局10分钟,才一件套,为啥对面投了
翼火蛇白素贞[笑着哭]
耳熟能详?你是不是误解这个词的意思了?
王朗不是被孔明骂死了么[得瑟]
功高莫过救主,这几个人要么救过刘秀 要么在支持过他 就凭这些还不够吗?
最出名的不是马援吗
刘秀是抽了满命吗[笑着哭]
影视小说太少所以不出名,光武帝在河南湖北交界处留下不少传说好多地名都跟光武有关外地的估计连王莽追刘秀都不咋知道吧
不如第五轮[呲牙笑]
这个时候刺客横行天下 好几个将军被刺客给干掉了
东汉存在感太低了,没有几个有作为的君主。
[吃瓜]不管什么24还是28,好多人不知道
刘秀能当皇帝开启东汉完全是靠了世家集团,比如吴汉犯罪劫掠乡里他不敢杀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吴汉不是他的下属,而是他的合伙人,他杀了吴汉他的地位肯定不保,郭圣通也是这样,是一个势力要求他当了皇帝以后郭圣通是皇后才归顺刘秀的,刘秀靠世家夺天下,几百年以后,世家这条吸血虫已经把大汉的血给吸干了
二十八将数量太多记不住,缩编为五虎将或云台八将较为合适
专家有什么资格去评论2000年前的名将?
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和一刀砍掉敌人狗头哪个故事性更强。
是你来我往大战三百回合精彩,还是一刀捅死敌人精彩。
又到了买黄历的时候了
我们这里有一个马武雕像[呲牙笑]
云台二十八将不出名,除了刘秀太过优秀外,也是没太多的影视剧宣传,远没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名
现代都叫不来,不认识。何况汉代[笑着哭]
这不写个龙傲天小说
除了一部评书东汉演绎,东汉的影视作品真不多。
比水浒的一百单八将滥竽充数的多么,哪才是天花版。
云台28将放三国,一年内至少死一半。
又是专家,说得自己穿越去了一样[笑着哭]
云台二十八将都成了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了,存在感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