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家产被充公,英国败家子过度挥霍为所欲为,最后不得善终

视角在云端上 2025-04-06 04:54:40

对于温特沃斯庄园可能我们会比较陌生,但是它却是《唐顿庄园》、《王冠》的拍摄地,以及《傲慢与偏见》查茨沃斯庄园的原型,以及《故园风雨后》中也曾提及它,从这些作品中就可以知道它肯定也是一个相当气派的庄园。

实际上温特沃斯庄园是英国最有名的庄园之一,它位于英国南约克郡,是英国最大的私人住宅之一,它的立面长度约为白金汉宫的两倍,它拥有惊人的365个房间。

至于它为什么有如此惊人的面积那还得说说它的主人。

说起温特沃斯家族的历史还的说到诺曼征服时期,温特沃斯的祖先托马斯·温特沃斯因支持约克家族(玫瑰战争中的白玫瑰一方)而获得封地,成为地方乡绅。

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温特沃斯家族并没有那么大块地,也没有那么壕的实力。

不过呢,托马斯的下场也比较悲惨。

最初他是议会的反对派,后来转而支持国王,成为强硬派领袖,后来作为爱尔兰总督的他被派去镇压爱尔兰叛乱。

1641年,过于血腥的镇压手段让他因叛国罪而面临死刑。

查理一世起初想救他,但最终在民众压力下签署了死刑令。

据说托马斯临刑前对国王说:“不要信任狮子的仁慈”(暗指查理一世反复无常)。

他的死激化了英国内战,查理一世最终也步其后尘被处决。

18世纪,第二代罗金汉侯爵查尔斯·温特沃斯为了炫富开始扩建了自家的庄园,而他通过政治联姻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当时建造的规模已经远超了同一时期的英国贵族宅邸,365间房象征着一年的365天,虽然很多房间从未被使用过。

庄园的扩建的目的是为了炫富的同时也是为了抵挡邻居(也是当时的政治对手)的视线。

至于温特沃斯庄园为什么会落到菲茨威廉家族的手上是因为查尔斯·温特沃斯夫妇没有后代,而他们家所有的世袭贵族爵位也因男嗣断绝而中断。

在温特沃斯家族男嗣断绝之后,安妮(查尔斯的妹妹)的丈夫威廉·菲茨威廉成为温特沃斯庄园的实际控制人。

温特沃斯家族庞大的家产就由远房亲戚第四代菲茨威廉伯爵继承,后来他们的姓氏就改成了温特沃斯-菲茨威廉。

由此,两个家族就合并成一个大家族。

威廉不仅继承了温特沃斯庄园,还继承了菲茨威廉家族的煤矿产业。

就只是凭借煤矿产业就让温特沃斯-菲茨威廉家族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当时温特沃斯-菲茨威廉家族拥有数十座煤矿,他们家的工人就超万人,年收入相当于今天的数亿英镑,最为辉煌的时候威廉·菲茨威廉还被称为“煤矿之王”。

当时就算是他们什么都不干,他们家就能“日进斗金”。

那个年代的资本家只顾自己发财,每个人都把矿工当牛马使唤,根本不管工人死活。

更缺德的是,为了省成本,他们还有人偷偷让妇女和孩子下井挖煤。

和他们有所不同的是菲茨威廉家族却相当的仁慈和大方。

对于菲茨威廉家族一名工人是这样评价的:“在我们这一代人里,你找不出一个人说他们(菲茨威廉家族)不好的”。

第六代菲茨威廉伯爵去世之后,工人们还自发的为他哀悼,甚至庄园附近的商铺都关门谢客以示哀思。

第七代的菲茨威廉伯爵比利传承了祖父的精神,善待工人,甚至将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工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罢工。

受雇于菲茨威廉家族的工人代表向老板比利表示他们不愿意罢工,因为他们觉得老板给予了他们应有的权益,罢工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

但是比利反而奉劝他们,作为工人还是要为自己的权益考虑的,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其他工人考虑,于是听劝的工人们选择罢工。

在自家工人罢工期间,比利不忘将庄园的草坪腾出来让工人的家属休息。

不仅如此,比利还为工人们提供食物,他的妻子还每天驾着车将必需品送到矿区穷人的家里。

不过呢,在比利继承家产之前还闹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这场风波成为了菲茨威廉家族的转折点。

比利之所以能直接继承祖父的遗产是因为他的父亲米尔顿先祖父威廉而逝。

米尔顿生前体弱多病,当时的科学并不发达,在人们的眼中癫痫病就等同于精神病,对于威廉来说儿子患上这种病会有辱家门,于是便将儿子“流放”国外处理。

即便是米尔顿想要结婚也没能得到家人的支持,无奈之下米尔顿只能带着妻子私奔到美国,最终他们的儿子比利降生在加拿大。

也就是说,菲茨威廉家族成员没有见证比利的降生,对他们来说,比利就是个“野种”,所以比利是带着极大的争议继承了祖父的遗产。

除了体弱多病这点缺陷之外,其实米尔顿是个有这个极高天赋的探险家。

他依靠着自己的才能绘制了可以穿越加拿大、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陆路地图,但是在家族成员的眼里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其实钱来得太快来的太容易让后人觉得不劳而获也没什么不好的。

这就像是个诅咒,坐享其成的心理会不断腐蚀一个人的思想,使他过度的放纵自己而不自知。

比利的儿子彼得沉迷于奢华生活,如频繁更换女友、购奢侈品、追求虚荣,这些行为不仅消耗大量财富,也毁掉了温特沃斯-菲茨威廉家族日积月累的信誉。

在最奢侈的时候,第八代菲茨威廉伯爵甚至用香槟喂马,并在庄园举办持续一周的狩猎宴会,还曾因赌马一夜输掉相当于今天100万英镑。

矿工们常抱怨:“我们在黑暗里挖煤,老爷们却在上面开舞会。”

21岁的彼得就让矿区的三个女孩几乎同一时间怀孕,他总是在多个女人间流连,直至遇到了肯尼迪家族的凯瑟琳,他才停止了自己滥情的行为。

他们想要结婚,当时彼得已经是有妇之夫,以及他们不同的信仰遭至了家人的反对,于是这俩人就想着私奔。

1948年5月13日,彼得和凯瑟琳乘私人飞机从巴黎前往法国南部,途中因天气恶劣坠毁,双双身亡。

有人认为飞机被动了手脚,不过官方却认定这只是个意外。

彼得死后菲茨威廉家族的财产就传给了彼得堂弟埃里克以及彼得的女儿,后来他的堂弟托马斯(也就是第十代菲茨威廉伯爵)继承了这笔为数不多的遗产。

在彼得死后菲茨威廉家族的财富就“一落千丈”,除了因为自家的煤矿都被充公之外,还因为家族生意的经营不善以及彼得的过度挥霍。

时代变革和家族悲剧让菲茨威廉家族一蹶不振。

托马斯去世之后,温特沃斯庄园因无力维护,部分建筑被拆除,甚至一度沦为艺术学院宿舍。

虽然庄园几经转手但是都没能得到很好的维护。

为了挽救温特沃斯庄园,在查尔斯三世(当时还是威尔士亲王)的推动之下,英国众议院同意拨款700万英镑修复庄园。

现由温特沃斯庄园由慈善组织打理,温特沃斯庄园目前只有部分区域对外开放。

其实菲茨威廉家族的兴衰就是英国工业贵族时代的缩影,人间万象皆如过眼云烟,温特沃斯的过往提醒着人们“富贵如浮云”。

0 阅读:0

视角在云端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