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暂停90天对等关税,不包括中国,美股大涨,昙花一现吗?

中雨商业 2025-04-10 11:29:28

美国昨晚宣布的关税政策调整引发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美股大涨,其核心在于对华关税的进一步升级(至125%)与对其他国家暂停90天对等关税的双轨策略。这一政策组合背后既有短期市场博弈的考量,也反映了深层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逻辑。以下从政策内容、市场反应、战略意图及潜在影响等方面分析:

一、政策内容与时间线梳理

1. 对华关税加码

特朗普于4月9日宣布,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从原定的104%上调至125%,并威胁若中国不撤销此前34%的反制关税,将进一步终止谈判。此举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再度升级。

2. 对其他国家暂停关税

对未采取报复措施的75个以上国家,美国暂停现行对等关税政策90天,期间互惠关税降低10%,旨在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分化国际社会,孤立中国。

3. 政策反复与市场波动

4月7日白宫曾辟谣“暂停关税90天”传言,导致美股由涨转跌;但4月10日政策正式落地后,美股三大指数(尤其是纳指)大幅上涨12.16%,道琼斯指数上涨2962点,标准普尔的涨幅也达到了10%!

二、美股大涨的逻辑与市场解读

1. 短期情绪缓解

暂停对其他国家的关税被市场视为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局部缓和,尤其是科技、半导体等依赖全球供应链的板块(如英伟达、苹果)领涨,反映市场对供应链冲击减弱的预期。

2. 对华“极限施压”的预期消化

尽管对华关税加码,但市场此前已部分计价中美摩擦的长期性,且中国未立即采取超预期反制措施,短期恐慌情绪有所释放。

3. 资金避险需求与技术性反弹

此前美股连续下跌(纳指较高点回撤25%),政策信号触发空头回补与抄底资金入场,形成超跌反弹。

三、美国的战略意图与潜在风险

1. 分化国际联盟,孤立中国

通过奖励“非报复国家”与惩罚中国,美国试图构建对华贸易压力联盟,削弱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支持基础。

2. 国内政治与经济双重驱动

- 经济层面:短期通过关税收入缓解财政压力,并推动制造业回流(尽管受制于产业链配套不足等结构性障碍)。

- 政治层面:迎合“美国优先”选民,为大选造势,同时试探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谈判底线。

3. 政策矛盾性与长期风险

- 市场不确定性未消除:90天豁免期后关税可能恢复,企业仍面临供应链规划难题。

-全球产业链紊乱:高关税推升企业成本,可能加速“去全球化”进程,长期损害美国经济竞争力。

四、中国的应对与未来走向

1. 中方立场与反制措施

中国已对美方加税采取等比例反制,并强调“以规则对等”原则,展现战略定力。若美方进一步升级,中国可能扩大反制领域(如稀土出口、金融开放等)。

2. 中美博弈的长期性

关税战本质是规则制定权的争夺,中国可能通过深化与欧盟、东盟的合作,对冲美国压力,同时加速关键技术自主化。

3. 对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

中美关税升级或导致全球贸易规模收缩,新兴市场(如越南)面临“选边站”压力,进一步加剧产业链区域化重构。

五、总结:短期利好难掩长期隐忧

美国此次政策调整短期内通过分化策略稳住了市场情绪,但并未解决结构性矛盾:

- 对美股而言:反弹可能昙花一现,若企业盈利因关税成本上升而恶化,股市将重回下行通道。

- 对全球经济而言:中美博弈持续升级将拖累复苏,各国需在“去风险化”与维护多边体系间寻求平衡。

投资者需警惕政策反复引发的波动,优先配置避险资产(如美债、黄金),并关注中国反制措施与90天后关税谈判的进展。

0 阅读:0

中雨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