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暂停,美股暴涨
美股再度疯狂。
美东时间4月9日,90天的关税暂停令正式落地的消息在盘中传出,迅速点燃了全球投资者的热情,美国股市因此迎来了一场史诗级的暴涨行情,其波澜壮阔之势,令人叹为观止。
截至收盘,纳斯达克指数的涨幅尤为惊人,单日暴涨超过12%,这一涨幅不仅创下了该指数历史上的第二大单日涨幅纪录,更是自2001年1月3日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
图源:同花顺
标普500指数收盘时大涨9.52%,这一涨幅自2008年10月28日以来罕见,标志着市场信心的显著回升。道琼斯指数大涨超2900点、涨幅达7.87%,为2020年3月25日以来的最大涨幅书写了崭新的篇章。
在这场暴涨行情中,美股科技七巨头无疑成为了最耀眼的明星。特斯拉、英伟达、Meta、亚马逊、微软、谷歌以及苹果等大型科技股全线暴涨,涨幅均超过两位数。
其中,特斯拉涨幅超过22%,英伟达涨幅超过18%,Meta涨幅超过14%,而苹果公司的涨幅更是超过15%,市值增加了4000多亿美元,目前市值已接近3万亿美元,再次巩固了其在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先地位。
图源:华尔街见闻
在美股的带动下,4月10日早盘,亚太股市也全线大涨,日经225指数涨超8%,韩国综指涨超4%,澳大利亚S&P/ASX指数涨超5%……
A股市场,三大指数集体反弹,截至收盘, 上证指数收涨1.16%,深证成指收涨2.25%,创业板指收涨2.27%;北证50收涨4.86%。全市场4950只股票上涨,其中174只涨停。
在这场看似繁花似锦、一片繁荣的暴涨行情背后,实则暗流涌动,不乏理性的声音在市场中回荡。
Vital Knowledge创始人表示,“90天的暂停令引发了强劲反弹,推迟实施无疑会消除市场的巨大压力。但是关税并没有完全消失。”
Harbor Capital投资组合经理表示,暂停关税的消息是好消息,但并不能消除总体的不确定性。
另外, 各国围绕关税的博弈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这意味着未来美股仍可能会出现高波动。
关税:国际贸易中的双刃剑
何为关税?
关税,作为海关对进出口商品在过关境时征收的一种税收,其本质是国家经济主权的一种体现,旨在保护各国的经济、居民、就业、环境等核心利益,同时控制货物,特别是限制性和违禁货物的进出。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关税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影响深远且复杂。
首先,关税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其最直接的作用便是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增强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这种保护措施对于新兴产业或处于发展初期的行业尤为重要,它能够为这些行业提供必要的成长空间,避免其在外来竞争的冲击下夭折。然而,长期过度依赖关税保护也可能导致国内产业缺乏创新动力,形成“温室效应”。
图源:B站
其次,关税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调节贸易平衡的一种手段。
通过征收关税可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流,用于公共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或支持其他政策目标。
关税收入的稳定性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国内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关税政策需要谨慎制定,以确保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
在调节贸易平衡方面,降低关税可以促进进口,增加贸易顺差,有助于缓解国内资源短缺问题;而提高关税则可以限制进口,减少贸易逆差,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来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关税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例如,高关税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增加消费者的负担,降低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关税还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性关税,导致贸易摩擦升级,损害国际贸易关系;关税还可能阻碍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降低全球资源的配置效率。
关税作为国际贸易中的双刃剑,其利弊得失需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权衡。
国家需要谨慎制定关税政策,以平衡国内外经济利益;企业需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关税调整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消费者则需要理性看待关税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做出明智的消费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国际贸易的共赢发展。
关税风暴下的行业冲击与受益者
关税,如今已成为重塑国际分工的核心变量。
当关税壁垒如飓风般席卷全球产业链时,既有行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也有新兴领域在保护中破土而出。这场博弈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成本转嫁游戏,更是对各国产业链韧性、技术储备与政策智慧的极限挑战。
那么,关税风暴下,哪些行业将受到冲击?又有哪些领域在这场关税博弈中受益,能走出独立行情?
首先,关税风暴中出口导向型行业将迎来至暗时刻,关税对出口行业的冲击具有鲜明的“瀑布效应”。以消费电子产业链为例,美国加征关税将直接推高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出口成本。
例如,美国如今对越南、印度等多个国家加征了高额关税,这一举措无疑给依赖这些地区生产的苹果公司带来了沉重负担。
面对这一困境,苹果公司极有可能选择将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意味着iPhone等产品的价格将上涨。
图源:B站
汽车行业是全球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对关税政策的变化尤为敏感。
汽车制造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其中部分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关税的增加将直接提高这些进口零部件的成本,进而增加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企业可能不得不提高汽车售价,但这又可能导致市场需求下降,影响企业的销售业绩。
在农产品行业方面,关税的增加将提高进口农产品的成本,进而推高其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削弱进口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这为国内农产品提供了发展机遇,能够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利益,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
图源:抖音
高科技产品行业,如半导体、芯片、精密仪器等,关税的增加提高了进口高科技产品的成本,这将促使国内企业加快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进程。
金融、旅游、食品饮料等行业因关税直接影响较小,成为资本避风港。2025年中国社零总额预计突破60万亿元,消费占GDP比重将从55%向70%靠拢,内需释放将直接利好本土品牌。
关税风暴下的行业洗牌,本质是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构。冲击与受益并存,压力与机遇共生,这场博弈的胜负手在于:能否将短期保护转化为长期竞争力,能否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创新动能。
这场关税风暴终将过去,但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进程,才刚刚开始。
作者 | 李新
已结束,进入消化期[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