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26期,喜欢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给个关注!
作者:小杰子
清朝初年,在西北有个村叫南召村,南召村的李田家最近搞得狼烟四起,鸡飞狗跳。街坊一打听,原来是李田回家后,发现自己的媳妇正在欺负人,这人不是外人,而是李田的亲姐姐。
事情要从李田的姐姐李翠说起,李翠原本已经嫁到了邻村张家,谁知张家的婆婆是个刀子嘴,处处挑李翠的不是,本来李翠忍了几年,以为能够换得一时太平,谁知丈夫张三也不安分,在外拈花惹草找了情妇。
那情妇到张三家大闹要给自己个名分,婆婆此时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翠觉得自己在张家一点地位也没有,于是便哭哭啼啼回到了弟弟李田家。
李翠到了李田的家门口,一股陌生的感觉席卷全身。因为父母已经双亡,以前一家四口的时光已不复存在,有了弟媳之后,多少还有些让她感到紧张,生怕被他们赶出家门,但是自己已经无处可去,便硬下头皮敲响了李田家的大门。
咚咚咚~李翠怀着忐忑的心情敲着门,不一会门就被打开了,开门的正是李田,李田喜出望外地把姐姐接进了屋内。姐姐看到了弟弟,瞬间控制不住内心的委屈,泪水不住地往下流。
李翠将张家的是是非非说了个大概,李田听后大怒:“这个张三,我姐姐多么好的一个人,竟然如此对待。”
李田来到姐姐身前擦了擦姐姐的眼泪,随后又关怀道:“姐姐你放心,我不会像别人一样怕自己的大姑子在家碍事。”
“他们都是采取一些手段,上婆家闹也好,说好话也好,想赶紧把人打发回去。但是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是我姐,”
“你以后尽管在我这里住下去,我养你一辈子!”
李翠听弟弟这么一说心里感到了温暖,但是随后又抬头说道:“那你娘子那儿你怎么解释,我这一个大活人要是一直在你这难免影响你们的生活。”
李田笑道:“我娘子虽然不是大家闺秀,但是人之常情还是懂得,相信她会理解你。”两人正说着,李田的媳妇从外面买东西回来,看到屋里的大姑子在,客气地打了招呼,随后李田便将事情始末告诉了她。
李田娘子听后没有明显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我先去煮饭,便自己忙活去了。李田开始在家里布置姐姐的房间,各种生活用具,姐姐在一旁有些不知所措,不知从何下手帮忙。
最后李翠来到了厨房想要帮李田媳妇做饭,谁知李田媳妇爱搭不理,冷冷地说了一句:“你出去吧,这用不着你。”
李翠感觉到弟媳有些不高兴,也不再这里多待,便又去找李田去了。李田看到姐姐折返回来,以为娘子给了气受,便问道:“姐姐,你不是说去帮忙吗?怎么了,我娘子给你脸色看了是吗?”
李翠强颜欢笑道:“没有没有,你娘子心疼我,不想让我干活,让我出来休息。”李田听后心满意足,觉得妻子是个明事理的人。
就这样,当着李田的面,李田的媳妇装作一副与人为善的样子,和李翠相处融洽,然而李田不在家时便开始处处找李翠的麻烦。
李田媳妇做饭只做自己和李田的份,让李翠自己想办法,只要李翠想要去拿他们的米,他们的面,李田媳妇就会阴阳怪气地数落,弄得李翠很是尴尬,经常自己偷偷抹泪。
李田媳妇见说了多么难听的话,见李翠依然厚着脸皮在家吃白饭,于是便开始把吃的藏了起来,李翠身无分文,没有办法开伙,只能等到晚上李田回来的时候再能吃个饱饭。
李翠不想把这些事告诉李田,如果告诉了他,难免两口子起矛盾,最后落得和她一样的下场,她作为一个女人,理解自己的弟媳,弟媳心疼他的丈夫,多了一个大活人一张嘴,生活的压力着实不小。
李翠也不想弟媳像她一样受了欺负,回到娘家也不能受到款待。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还是被李田发现了。这天李田因为自己的工具坏了,提前回到家中,正好遇到他娘子正在数落李翠,李翠在角落里可怜的抹泪,没有任何反驳。
李田立马气上心头,他大步踹开了屋门骂道:“你这娘们,我让你好生待我姐姐,你就是这么对待我的姐姐吗!”
李田媳妇被丈夫突然出现吓得一激灵,随后见事情已经摆在台面上也不再修饰,大声回击道:“咱们家又没有金山银山,养个大活人,这日子能过吗!我就是看她就来气,你能把我怎么地吧!”
李田上前就要抬手扇娘子嘴巴,被李翠拦了下来,李田对李翠说道:“姐,你别管,我就不信我治不了这个娘们。”
李翠见自己要弄不动弟弟,于是扑通一声便跪在地上,李田两口子被姐姐这么一弄,全都愣在原地,李田媳妇一扭头“哼”了一声装作没看见。李田赶紧将李翠扶起,眼泪忍不住地开始往下流。
李田将李翠扶到座椅,抹着眼泪道:“姐姐,你这是干嘛,要跪也是我跪你,你这要干嘛啊”说完眼泪更加肆无忌惮地往下流。
李田媳妇第一次看到丈夫这么伤心这么难过,也是第一次看到丈夫为了姐姐竟然不留颜面的落泪,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李翠,心中涌出了一丝愧疚。
李翠说道:“弟弟啊,我受点委屈不算啥,但我不能影响你们俩的生活。你媳妇也是逼于无奈才会如此,咱们平常人家生活不容易,她的压力可大嘞,我也是女人我理解她,都怪我没用,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说完李翠也开始抹泪。
李翠的话犹如一根针,刺进了李田媳妇心里,没想到自己整天如此对待李翠,她却处处在为自己着想,心里的愧疚与委屈袭上心头,眼角的泪水也开始浸润眼眶。
李田叹了口气,双手抚摸娘子的肩膀道:“娘子,我知道你也委屈,但是你这样对待姐姐是不对的,你不知道姐姐对我的恩情有多深,这样吧,我把我和姐姐故事讲给你听,你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吧。”
李田娘子支支吾吾地说道:“我就是心疼你,还有因为你对姐姐如此好,和别人家对大姑子都不一样,让我很生气,你说吧,我听着。”
李田于是娓娓道来,讲起了小时候的故事…
小时候正好是明朝末年,朝纲混乱,祸事不断。再加上各地开始起义造反,让原本摇摇欲坠的朝廷随时倒塌。由于天灾人祸,老百姓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这年恰逢天灾,颗粒无收,李田的家里已经没有了余粮,李田的母亲看着空荡荡的米罐流下了眼泪,这可怎么办,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李田此时被饿得晕了过去。
李田的父亲已经外出找粮食两天,李翠看着躺在床上的弟弟心里十分难过,她比弟弟只年长两岁,但是李翠是个懂事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帮忙照看弟弟。
李翠不时在门口期盼父亲归来,终于在这时,只见父亲衣衫褴褛,浑身是伤,双手捂着胸口回来了。李翠赶紧拍着小手一蹦一跳地向母亲说道:“娘,爹回来了,爹回来了。”
李翠母亲赶紧出门相迎,李翠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父亲的胸口,只见父亲小心翼翼地从胸口拿出一块面饼,李翠高兴地说道:“哇!太好啦!有吃的了,弟弟有救了”。
李翠喜出望外,但是听到父亲唉声叹气的样子,奶声奶气地问道:“爹,你身上怎么流血了。”李翠父亲强忍疼痛,笑着说道:“不小心摔倒了,没关系的。”
后来李田和李翠才知道,其实是父亲偷了人家的饼被发现,遭人毒打一顿,但是父亲一直护着胸口,护着这块饼。
母亲将饼掰成两半,又分成了四块,给了李翠和李田,李田看到吃的,狼吞虎咽便把那块饼吃了,眼巴巴地看着李翠,李翠用手指沾了沾饼,又将手指放在嘴里,一副享受的样子。
随后李翠便将她那块饼递给李田:“你吃吧,我已经吃饱了。”李田不假思索便接过了饼,正要张开嘴吃,看到李翠眼巴巴地看着他,于是忍住说道:“姐,你吃吧,我已经吃了一块。”说完便将饼递给李翠。
李翠忙摆手道:“弟弟,我比你大,我肚子储存的食物多,你吃吧,我不饿。”
李田听信了李翠善意的谎言,大口大口地将那块饼消灭了。吃完后拍了拍肚子,感觉自己好多了。
这一晚,李田睡得很香,早早地入睡了,当他半夜起来撒尿的时候,突然发现李翠蹲在一个角落不知道在干什么。难道姐姐在偷吃什么?
他偷偷挪动了位置,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泪流满面,只见李翠味同嚼蜡般正在往嘴里塞草。
李田没有去打扰姐姐进食,就这么默默地看着,他自己立下誓言,以后绝不让姐姐为自己饿肚子。小小的李田因此开始懂事起来,经常帮着姐姐干些家务活。
谁知好景不长,一日李田醒来不见姐姐,于是便跑到父母面前问道:“爹娘,我姐姐去哪了,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父母面露难色但马上又恢复和蔼可亲的样子说道:“姐姐去了远房的亲戚,那里正好缺个闺女,家里有好吃好喝,这样姐姐就不会挨饿了。”
李田信以为真,他暗暗难过了一天,以后是不是再也不能见到姐姐了,忽然失去了姐姐让他感觉空荡荡的,即使肚子填饱了也不能弥补内心的空缺。
到了第二天晚上,李田因半夜起来去厕所方便,但是他自己又很害怕,正好出门不远就是他家的那口枯井,便想在井的旁边解决。
他走进井圈,发现不知这里何时盖上了一块巨石,李田刚脱下裤子,听到井里貌似有什么声音,他把头贴在井边静静地聆听,井里传出了微弱的声音:“爹娘,田弟快救救我,救救我…”
李田难以置信,难道姐姐真的在井里?可是父母明明说她去了亲戚家了呀,李田用力试着推开石头,可是力气太小根本推不动。
李田跑到屋内,刚要说话,就听到父母好似正在谈话,原来家里实在没有粮食养活两个孩子,于是父母便把姐姐骗到了井里,母亲正在抽泣,父亲哽咽地说道:“再忍忍吧,过了今晚翠儿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母亲不在抽泣,她站起身对父亲说道:“不行,我不能这么看着翠儿活活饿死,即使我饿死也不能让翠儿活活在井里饿死,那里那么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还那么小…”
父亲已经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道:“都是逼不得已,这样下去根本养不活田儿啊,咱俩死了没关系,可是不能让田儿也饿死啊。”
李田听了后仿佛雷霆灌顶,忙进屋扑通跪在父母身前,父母很惊讶,没想到李田突然蹿了出来,忙擦去眼泪。
李田说道:“爹,娘!你们一定要救救姐姐,如果让姐姐死是为了让我活,这样的活法我不要,我宁愿死也不想一辈子在愧疚中长大!”
李田父母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出于父母对翠儿的爱,实在不忍心她再继续遭罪,于是一咬牙还是将李翠捞了上来。
李田永远忘不了这个夜晚,当姐姐从井里捞上来的时候,姐姐显得很虚脱,一点也不像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了。李田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忙前忙后,给姐姐擦擦脸,喂喂水,李翠干裂的嘴唇咧出一丝笑容。
李田从此也开始想办法找吃的,要饭,捉野味等,只要能搞到吃的,他全都试过了,他再也不希望那晚的惨剧发生,最后终于熬过了那段艰苦的时期。
李田将故事讲给媳妇后,媳妇已被感动得泣不成声,她起身跪在李翠面前说道:“姐姐,以前都是我不好,我不懂事,以后你也是我的亲姐,有我一口吃的绝不让你挨饿。”
李翠扶起了弟媳,与她抱头痛哭起来。
李翠的婆家最终也没有人来接她回去,就这样李翠一直和李田两口子一起生活,从此相互照应,虽然生活不算富足,但是生活也是幸福快乐。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和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