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狐文娱观察组
近日,黄渤、王一博领衔主演的电影《热烈》再度重映,该影片曾于2023年7月公映。当王一博在《热烈》中与黄渤、岳云鹏、小沈阳等喜剧大咖们同台飙戏时,观众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真的能行吗?毕竟,黄渤是金马影帝,岳云鹏是相声界转影视的喜剧担当,小沈阳更是春晚舞台上的笑匠。而王一博,这位以偶像身份出道的年轻演员,能否在这样的喜剧阵容中站稳脚跟?事实证明,《热烈》不仅让王一博成功突破自我,甚至在某些时刻,他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在《热烈》中,王一博饰演的陈烁是一个怀揣街舞梦想的底层青年,性格憨厚、执着,甚至带点傻气。这种角色设定本身就带有天然的喜剧色彩——一个“一根筋”的追梦少年,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闹出不少笑话。王一博的表演没有刻意夸张,而是通过细微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传递出角色的“愣”与“真”。比如,他在洗车店打工时被水淋湿的狼狈样,或是面对黄渤饰演的丁雷时那种既崇拜又小心翼翼的态度,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与黄渤的对手戏是检验王一博喜剧能力的试金石。黄渤的表演风格松弛自然,擅长用即兴的细节丰富角色,而王一博并没有被压制,反而在“接梗”上表现不俗。有一场戏是陈烁被丁雷忽悠加入舞团,王一博那种“明明被坑了还一脸感激”的憨直感,与黄渤的“老狐狸”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喜剧效果拉满。当然,和岳云鹏、小沈阳这样的专业喜剧演员相比,王一博的搞笑功力仍有差距,但他胜在“不尬”——没有硬挤笑点,而是让幽默感自然流淌在角色的性格里。
《热烈》并不是一部纯粹的喜剧,它的底色是青春励志。街舞题材本身就充满激情,而大鹏导演的叙事风格又赋予影片足够的娱乐性。黄渤的市井智慧、岳云鹏的蔫坏幽默、小沈阳的东北式搞笑,为电影提供了密集的笑点,而王一博的角色则承担了情感共鸣的部分。陈烁的“傻人有傻福”并非无脑设定,他的坚持和纯粹,恰恰是当下浮躁社会里稀缺的品质。
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让喜剧和热血割裂。比如,岳云鹏饰演的舅舅虽然是个笑料制造机,但他对陈烁的支持又让人感动;小沈阳的谢哥看似是个混日子的市井小民,却在关键时刻为舞团挺身而出。王一博的表演则贯穿始终,既接得住喜剧包袱,又撑得起情感戏份。尤其是影片后半段,当陈烁面临梦想与现实的抉择时,王一博的哭戏和街舞battle的爆发力,让观众看到了他作为演员的可塑性。
在90后、00后男演员的竞争中,王一博的路线一直比较独特。他不像易烊千玺那样专注现实主义题材(《少年的你》《长津湖》),也不像肖战那样深耕古偶市场(《玉骨遥》《梦中的那片海》),而是不断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无名》中的冷峻特工、《长空之王》中的试飞员、《热烈》中的街舞少年。这种多样性让他避免了被定型,但也意味着他的演技尚未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与同辈相比,王一博的优势在于“动感”。无论是舞蹈、动作戏,还是《热烈》里那种青春热血的能量,他都能驾驭得不错。但在文戏的细腻度上,他还需向易烊千玺(《奇迹·笨小孩》)或张新成(《天才基本法》)看齐。杨洋的演技曾被诟病“端着”,但近年通过《我的人间烟火》有所突破;吴磊则在《爱情而已》和《草木人间》中展现了更成熟的表演。王一博如果想在电影圈站稳脚跟,光靠“能打能跳”还不够,还需在角色深度上多下功夫。
近年来,国产喜剧电影陷入套路化困境,要么是开心麻花式的夸张闹剧,要么是拼盘式的段子合集。而《热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将喜剧与热血励志结合,让笑点服务于人物成长。这种模式如果成功,或许能开辟一条新路。
对王一博来说,喜剧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他的形象不像沈腾、黄渤那样天生自带喜感,但正因如此,他的喜剧表演反而有种“反差萌”——帅而不自知,愣而不做作。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剧本,他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意外走红的喜剧咖”。毕竟,当年的黄渤也不是靠颜值征服观众的,而是靠真实和幽默。
《热烈》的重映,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部电影的持久魅力。王一博的表现虽不算完美,但足以让观众看到他的潜力。在流量演员转型实力派的道路上,他选择了一条不那么常规的路——不急于演正剧拿奖,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角色积累经验。
或许,他的目标不是成为“演技派标杆”,而是成为一个“能让人笑也能让人哭”的演员。如果真能如此,那《热烈》只是他的起点,而非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