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聚会上,一位妈妈说了一段话,把在场的人都说哭了。
她看着自己正上大学的儿子,语气平静却句句锤心:“儿子啊,将来你娶了老婆,千万别把她当亲人。”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有人说,仿佛已经看到他们家未来婆媳一地鸡毛的场景了。
这位妈妈笑了笑,摇了摇头。
她继续说:
你还记得吗?小时候你总要抱着妈妈的手,才肯睡着,嘴里还念着:“妈妈是我最爱的人。”
那时候的你,眼睛亮晶晶的,整天围着妈妈转,像个小太阳。
妈妈听着你这些话,笑得眼角都是褶子。可我心里啊,却酸得不行。
因为我知道,有一天,你会爱另一个女人胜过爱我。
你会握着她的手,牵着她走进婚姻的殿堂,让她成为你眼里最重要的那个人。
而妈妈,会慢慢退出你生活的主角位。
妈妈不怕你爱她多一点,我只怕——你不会好好去爱。
所以,妈妈想郑重地告诉你三句话,希望你能记住。
●第一句:“亲人可以随便,但爱人不能。”
你可能觉得,婚后就是柴米油盐,她既然嫁了你,还不是一样会过?
可你错了。
女人不是因为成了你的老婆,就不需要被尊重、被珍惜。
恋爱的时候,你每天早安、晚安,生怕她一个人下雨没伞、肚子饿了没人陪。
可一结婚,你突然变了——话少了、脾气大了,总说“你是我老婆,还要这么多讲究?”
你以为,结婚之后,就能理所当然地收起耐心和温柔。
可她,不是“应该”对你好。
她也是别人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是别人捧着手心养大的姑娘。
她不是天生就会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带娃半夜不睡还不生气的超人。
她愿意做这一切,是因为她相信你、爱你。
可别等她有一天哭着收拾行李,你才后悔没把她当爱人,而是当“理所当然”的亲人。
你要记住:
你对她说一句“谢谢”,她能笑着洗一天的衣服;
你一句“你辛苦了”,她能满血复活去哄孩子;
可你若一天一句好话都不给,她再爱你,也会变冷。
爱情不是结了婚就自动续航的电池,冷下来,就再也难热起来。
●第二句:“你疼她,孩子才会安心。”
你以后也会当爸爸,会有自己的孩子。
你会想给他最好的生活、最贵的课外班、最好的学校。
但妈妈告诉你,孩子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你花了多少钱,而是你有没有好好爱他的妈妈。
你有没有见过,那些总是沉默懂事的孩子?
他们太早学会闭嘴,因为知道爸爸妈妈一吵架,整个家就冷了。
你有没有见过,那些特别胆小的孩子?
他们不是天生胆小,而是生活在一个“妈妈总在忍耐,爸爸从不心疼”的环境里。
孩子比你想得更敏感。
你吼孩子妈妈一声,他就会躲在墙角偷偷哭;
你摸摸孩子妈妈头,说一句“谢谢你”,他也会跑过去抱你们两个。
他在学你怎么做一个男人,学你怎么爱一个女人。
你若疼她,孩子就会安心;你若护她,孩子就会有底气去爱这个世界。
所以,妈妈不是怕你带不好孩子,而是怕你不疼那个为你生孩子、带孩子、牺牲自我的女人。
●第三句:“娶她,不是请她来伺候你。”
儿子,别以为结婚就是给生活找个“合伙人”。
你不是娶个免费保姆,不是找个全天候服务的“全能妈妈”。
你是娶一个愿意和你同甘共苦的伴侣。
她愿意陪你吃苦,不代表她不配被好好爱。
她做饭,是因为她想你吃得好,不是她天生该下厨;
她带孩子,是因为她心疼这个家,不是她一个人养的娃;
她包容你的坏脾气,是因为她心软,不是她不委屈。
你一句“你能不能别这么矫情”,她会把所有眼泪都咽回肚子里,默默继续做饭、拖地、哄娃。
但你要知道,每一个忍住哭的瞬间,都是她心里对你的爱少了一分。
别以为她不会走。
爱情,不是一个人撑到底,而是两个人并肩前行。
最后一件事,妈妈想告诉你:妈妈曾以为,我是你这辈子最亲的那个人。
小时候你摔倒,第一反应是找妈妈;
你生病发烧,第一个想抱的是妈妈;
你做事失败,第一个想求安慰的也是妈妈。
那时候,我真觉得,在你心里,我最重要。
但后来我明白了——如果你一直把妈妈放在第一位,你的老婆就会被你放在第二、第三,甚至更后。
你会觉得你很孝顺、很有担当;
可你不知道,一个女人一旦发现你事事顾着妈妈、凡事都要先问“我妈怎么说”,
她的心,真的,会慢慢凉透。
你可能会问:“妈,不是婆媳关系最难搞吗?你怎么这么帮未来儿媳说话呢?”
儿子,正因为我是你妈,我才要告诉你这些。
妈妈年轻的时候不懂,以为儿子永远是妈妈的,可后来我明白了——
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相聚,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
如果你长大成家了,还跟父母是“一个家”,那么,你的小家,就很难幸福。
妈妈也曾经是“儿媳”、是“妻子”。所以,妈妈明白,也愿意放手,愿意让她成为你心里的“第一位”。
不是因为我不爱你,恰恰相反,正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才希望你幸福。
所以,儿子,千万别把妻子当亲人。
亲人,是你出生就有的;
爱人,是你努力经营的。
你把她放在心上,她才能为你点亮这个家,照亮你余生的路。
别忘了,她是怎么为了你,从一个小姑娘,慢慢变成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