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困扰?咳嗽咳痰十余年,症状逐渐加重,即便服用多种西药,也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病情?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则真实病例,看看是如何缓解的!
患者张先生,52岁,因咳嗽、咳痰加剧,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加重前来就诊。
初诊时,他面色晦暗、声音微弱,每次咳嗽都显得十分虚弱。经问诊了解到,张先生日常咳痰量多,痰液清稀,简单的散步都会引发气喘,还伴有心慌气短、腰膝酸软、手脚冰凉等不适。

通过舌诊发现,其舌质淡胖、舌苔白滑;脉象呈现沉细弱的特征。综合判断,张先生属于肺肾气虚型慢阻肺。
中医理论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慢阻肺虽表现为肺部疾病,但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当肺肾气虚时,呼吸功能失调,就会出现活动后气喘的典型症状;肺气虚弱,影响正常宣发肃降,导致痰液排出不畅;肾阳不足,则温煦功能减弱,引发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而舌象和脉象,正是体内病理状态的直观反映。针对张先生的病情,我们制定了"补肺纳肾、益气平喘"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以经典方剂为基础,选用黄芪、党参补益肺气,搭配蛤蚧、补骨脂温肾纳气,并加入化痰止咳药物,实现标本兼治。
治疗过程中,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调整药方,确保治疗的精准性。经过一个月的系统调理,张先生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咳嗽咳痰次数减少,日常活动时的气喘症状显著缓解,甚至能够独立完成爬楼梯等稍剧烈的活动。
复诊时,他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专家特别提醒,慢阻肺的调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辨证施治:慢阻肺症状多样,需结合个人体质进行精准治疗2. 长期坚持:作为慢性疾病,需要定期复诊,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3. 生活调护:注意保暖、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对病情康复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