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的后果凸显,能让特朗普清醒一点吗?

冯善智talk 2025-04-29 18:37:20

今年年初,TikTok被封禁那几天,大量美国网友涌入中国社交媒体,两个国家的普通老百姓围绕衣食住行读书看病等等问题,搞过一次对账。很多国人如梦初醒,原来美国的生活,也没有他们宣传的那么好。现在,还是在中文社交媒体上,新一轮的对账开始,内容是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要额外支付多少钱。

关税就是消费税

一、美国人的账单

截至目前,中美关税战还处在僵持阶段,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是145%,我们反制的关税是125%。按照美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说法,两国这就算事实上的“货物禁运”了。他认为中国对美出口额是美国对华出口额的5倍,中国会因为承受不起代价,先向美国低头。对我们来说,中断和美国的贸易往来,确实会让外贸企业少赚钱,甚至亏钱,但同样的代价,美国又承受得起吗?

这些对账的清单内容,基本是美国的普通消费者们,通过购物平台买商品,原本20多美元的商品,除了消费税之外,还有一笔新添加的费用,有的平台叫“进口费用”,有的叫“关税费用”,还有的直接是“特朗普关税”,金额全都超过商品售价的100%,有的甚至是售价的150%,为什么额外收费这么高?因为我们前面说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额外关税是145%。

沃尔玛恢复进口中国商品

也就是说,美国进口商们已经做出决定,把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关税,全部转嫁给消费者。覆盖的商品品类包括服装、化妆品、箱包、玩具,只要你能想到的日常用品都在其中。有美国网友吐槽,这里面还有不少“浑水摸鱼”的美国企业,明明是美国本土生产,也要蹭关税战的热度额外收一笔钱,不愧是资本主义的老巢。

二、沃尔玛认输

也是在这几天,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被爆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发货,承诺新关税成本由美方承担。沃尔玛低头认输,是中美本轮关税战的重要风向标。4月初,当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时,沃尔玛曾向中国供应商施压,要我们主动降价,关税的负担要由中方来承担。

如果沃尔玛施压成功,就意味着特朗普的政策生效,我们的企业将牺牲自身的利益去补贴美国。就在国内供应商压力山大时,国家多部委出手,约谈沃尔玛和其他美国零售商。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商品就是这些商品,价格就是这些价格,如果你们不愿意买,也行,出门左转自己去找供应商。

每天有无数的中国商品被运往美国

这,就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或者说甲方、乙方的博弈。特朗普天真的认为,中国企业需要美国市场的钱,自断臂膀也要继续和美国做生意。可问题是,美国市场就不需要中国的商品吗?被中方几次约谈后,沃尔玛挺不住了,这倒不是我们对沃尔玛施加了多大的压力,而是这些美国进口商们很清楚,重新找货源,重建销售渠道,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比承担关税还要高。

三、关税传导链

沃尔玛思前想后,决定认怂,但他们又不想承担损失,只能让消费者来买单。而这,也是美国零售商们鸡贼的地方,他们没有提高商品售价,而是单独列出一项费用,意思是冤有头债有主,你们多付出的这笔钱,不是我赚了,而是特朗普收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关税实际是消费税。

特朗普前两天还在那吹,美国4月关税收入约为150亿美元,增长迅速。这些钱当然不是中国企业给的,而是从美国消费者口袋里掏出来的。而且现在的情况,还只是刚刚开始。因为关税的传导链有滞后性。一般来说,集装箱海运的耗时在30天左右,从美国港口到各大城市的运输时间大概是一周。

美国各大港口都出现吞吐量锐减

现在,30天之期已到,我们能看到美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锐减,等到5月中下旬,美国各大商场的货架上将开始缺货,为数不多的商品售价将会暴涨。既然特朗普一席话语无法说服中国投降,就更不可能让商品从货架上长出来,等到美国相关行业出现大规模裁员,美国经济的明显衰退,甚至经济大萧条,也就指日可待了。

0 阅读:51

冯善智talk

简介: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知名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