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顺”睡个好觉“广医一院帮扶副院长赵东兴的山海情

天眼新闻 2025-03-31 01:50:59

3月24日,安顺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内,62岁的退休教师王女士在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半年前,她因严重失眠辗转多地求医未果,如今在家门口,便享受到了国内领先的诊疗服务。“从广州来的专家团队帮我制定了治疗方案,现在每天能睡足6小时,整个人都精神了!”她感慨道。这一转变,正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与安顺市人民医院东西部协作的生动缩影。

自2021年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广医一院与安顺市人民医院结成对口帮扶关系。2023年7月,双方签署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协议,明确以“管理、学科、人才、服务”六项同质化为抓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黔中大地。广医一院先后派出12名专家驻点帮扶,其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赵东兴挂职安顺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攻睡眠医学中心建设和区域医疗中心学科提升。

“很多患者白天嗜睡、精神不佳,夜间打鼾、失眠易醒,却往往不重视,不知道这是潜在的健康杀手。”安顺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办公室内,赵东兴向记者介绍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作为广医一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赵东兴十分重视睡眠健康。初到安顺,赵东兴在医院走访科室时发现,作为安顺唯一三甲医院,安顺市人民医院虽具备一定基础,但学科建设、科研能力与广州仍存在差距。“群众的健康需求迫切。因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病,更要‘种’下可持续发展的医疗生态。”赵东兴表示。到任后,他牵头组建专项工作组,调研发现安顺市睡眠障碍患者占比超30%,却无专业诊疗平台。在帮扶团队的努力下,安顺市睡眠医学专科从无到有,2024年12月,依托广医一院技术支撑,安顺市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正式揭牌,为广大饱受睡眠问题困扰的安顺群众提供了专业度高、针对性强的家门口的专科诊室。

如今,安顺市睡眠医学中心已初具规模,拥有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仪、便携睡眠监测仪等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睡眠监测和诊断服务。同时,中心还开展了多种特色治疗技术,如无创呼吸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为饱受睡眠障碍困扰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自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诊治超百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睡眠障碍患者,显著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从事货运物流的患者刘师傅便是受益者之一。工作导致的长期熬夜和作息不规律,令他患上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白天嗜睡、夜间窒息让他痛苦不堪。在中心多学科联合诊疗中,赵东兴团队为他定制了“无创通气+减重指导+中医调理”的个性化方案。三个月后,张师傅体重下降 12公斤,睡眠监测显示呼吸暂停指数从52次/时降至8次/小时。“现在一觉到天亮,开车再也不犯困了!”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解决了睡眠困扰,刘师傅感激不已。

“没想到钟南山院士能亲自为我的病把关!”2月26日,患者陈女士通过5G远程会诊系统,参与了广医一院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多学科查房。赵东兴介绍,依托“院士大查房”平台,本地医生可实时观摩钟南山院士及广医一院的专家们病例讨论、影像解读全流程,深入学习了前沿诊疗策略,疑难重症转诊率同比下降35%。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不是简单的挂牌,而是要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医疗水平的跃升。”安顺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佟玉峰表示,2024年医院“国考”排名跃升190位,外转患者减少20%,区域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站在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新起点,赵东兴与帮扶团队正积极推动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与广医一院联合攻关黔地高发疾病;建设覆盖全市的呼吸疾病筛查网络,将“万人筛查”公益项目延伸至乡村振兴重点县。“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个安顺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赵东兴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海若

编辑 龙海若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