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浩瀚无垠,孕育着无数的秘密与挑战。央视纪录片《加速向深蓝》向我们揭开了中国航母——山东舰神秘面纱的一角,展现了这艘钢铁巨兽背后,一群默默奉献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与汗水,谱写着属于深蓝的壮丽诗篇。但你是否想过,在这艘巨舰上,除了惊险刺激的飞行甲板,还有哪些岗位,是日复一日,甚至有些枯燥乏味却至关重要的呢?
> 纪录片里,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海上战机起降画面,或许抢走了大多数人的目光,然而,在水线之下,在舰桥深处,还有无数个岗位,日复一日地运转着,支撑着这艘巨舰的平稳运行。
航母,从来不是一部简单的机器,它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每一个螺丝钉都缺一不可。就说舰务部门吧,清洁工作,这听起来再普通不过了。可你想过山东舰上的餐厅一天要清洁多少次吗?七次!是的,你没听错,七次!这意味着,服务班的官兵们,从早到晚,几乎没个消停,擦桌子、洗碗、拖地……重复着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和精力。这可不是普通的餐厅,这是航母上的餐厅,要保障数百名官兵的饮食卫生安全,想想那工作量,就令人汗颜。而这,只是舰务部门众多工作内容中的一小部分。洗衣房里的汗水,超市收银员那敏锐的目光,这些都构成了航母的日常运转,看似平淡,却必不可少。
> 有人说,航母上的垃圾焚烧班,才是最“无聊”的岗位。夜间八小时的连续工作,面对着成堆的垃圾,难免让人感到枯燥和乏味。这名士官,他曾经有过自己的理想,可现实和他预想中的军营生活存在差距。他或许也会迷茫,也会想念家乡,但最终,他选择了坚持,选择了默默奉献,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而这,或许才是最令人动容的故事。
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看看美军的航母。他们的垃圾处理方式,和山东舰一样吗?或许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我曾经读到过一个美军士兵的回忆录,里面提到他们航母上"烧大便"的经历,这听起来有些荒诞,却也从侧面反映了航母垃圾处理的复杂性。我们山东舰的官兵们,同样面临着垃圾处理的挑战,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着困难,维护着航母的清洁与卫生。
> 对比之下,你才会发现,山东舰官兵的辛勤付出,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然而,山东舰的故事远不止于此。新闻中心那些记者和宣传人员,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着航母的点点滴滴;话务兵们,在狭小的空间里,每天要接听数百个电话,快速查询舱室号码,他们的工作节奏之快令人惊叹,马旭东女兵的表彰,正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
> 而机电部门的工作,更是充满了挑战。阴暗潮湿的舱室,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期不见阳光,这些,都是机电兵们每天都要面对的。00后大学生小徐的故事,更是激励人心,他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难,在航母这个特殊的熔炉里,锤炼出了坚韧的意志。
航母的安全检查值班室,更是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他们需要熟悉航母上每一个舱室,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到达指定地点。想想看,这需要多么强大的记忆力、应变能力和责任心。而055驱逐舰机电兵李志芹的故事,则为我们展现了海军官兵的另一种奉献精神,他们在水线以下的巡舱,工作环境之恶劣,让人难以想象,但他们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却如同航母的血管和神经,默默地支撑着这艘钢铁巨兽的运转。
山东舰上,官兵们可以申请转岗,话务兵可以成为甲板引导员,这体现了军队的灵活性和人性化管理。但无论从事什么岗位,每一位官兵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海洋事业贡献力量。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守护着祖国的蓝色国土。
> 这是一种无声的奉献,却比任何喧嚣都更加震撼人心。
这艘航母,承载的不仅仅是钢铁,更是无数官兵的青春与梦想,无数个平凡岗位上的默默付出,才铸就了这艘钢铁巨兽强大的生命力。 这才是《加速向深蓝》想要传递的精神内核,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敬佩的。
那么,在你看来,山东舰上最令人敬佩的岗位是什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