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清华婺独特的瓷酒文化之旅

昆鹏金街 2025-04-10 03:57:34

当清风与溶洞相遇,瓷艺与酒香交融,一场别具一格的旅行就此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场感官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溯源与探索。

清风仙境:自然与酒文化的交融

清风仙境风景区坐落于婺源县西北部赋春镇严田至王村,交通便捷,紧邻古县治清华镇至赋春镇的公路。这里的清风洞窟,是距今二亿多年前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喀斯特”溶洞 ,洞内钟乳石笋千姿百态,“仙女潭”“龙宫”“定海神针”等景观令人目不暇接。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抗金名将岳飞征李成路经此地,在清风的吹拂下,众将领顿感舒畅。如今,这里还是一处独特的酒文化展示地。清风洞冬暖夏凉、光度、湿度皆合宜,被用来存放高端白酒——清华婺,独特的环境使得酒的醇化效果极佳,真正做到“洞藏一年抵三年” 。走入洞中,可见排排酒缸整齐排列,在奇林怪石、暗影重重的环境中,空气中浮动着醇厚酒香。

清华镇:瓷文化的溯源地与清华婺酒的传奇摇篮

清华镇不仅是通往清风仙境的必经之地,更是青花瓷的发源地。1957年,婺源清华窑的发现成为关键。大量出土瓷片显示,从唐至明,清华镇持续烧制包括青花瓷在内的日用器具。这些瓷片是清华镇制瓷历史的直接物证,证明此地自唐朝起便已具备青花瓷烧制技术基础,历经数百年传承发展,工艺不断精进。

景德镇制瓷传说中对“清华古镇”的提及,以及宋代婺源窑工逃往景德镇的传闻,暗示了清华镇在青花瓷工艺传承中的源头地位。清华镇窑工极有可能将先进的青花瓷烧制技术带到景德镇,推动了当地制瓷业的发展。从工艺传承角度看,清华镇是技术输出方,其制瓷工艺的历史更为久远,为景德镇青花瓷工艺的兴起提供了技术支撑,是青花瓷工艺传播的起点。

而清华婺酒,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传奇。1952年,清华镇上的老酒坊完成公私合营改造,成立了清华酒厂,清华婺酒的规模化生产自此开启。

清华婺酒: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清华婺酒的历史底蕴深厚,诸多文人墨客与之结缘。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一生壮志豪情,其笔下的诗词充满了对山河的热爱与对家国的担当,而清华婺酒或许也曾陪伴他度过许多沉思与感慨的时光。在那个金戈铁马与诗意纵横的时代,清华婺酒的醇厚或许为他的灵感添上了几分不羁与洒脱。

理学大家朱熹,生于南宋,婺源人氏,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故乡,清华婺酒是邻里欢聚、亲友往来的必备佳酿。或许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朱熹在书斋中,伴着昏黄的灯光,品着清华婺酒,思考着宇宙人生的哲理。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清华婺酒作为江西特色佳酿被送上餐桌。当清华婺酒的馥郁香气飘散开来,入口的醇厚口感惊艳众人,获得毛主席的高度赞赏,自此清华婺酒名扬天下 。

2001年,江主席回到婺源,故乡的山水唤起他浓浓的乡情。在与亲友相聚的时刻,三杯清华婺酒,承载着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三杯清华婺,一世家乡情”,成为清华婺酒与故乡情怀紧密相连的动人佳话。

历经岁月洗礼,清华婺酒于2011年2月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如今走进清华婺酒厂,从展厅布置示意图便能感受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先进的生产理念。参观加工区设施完备,气窑、电窑高效运作,喷釉区、补水区严格把控品质,工具房、修坯区等各司其职。釉上、釉下画室为酒瓶绘制精美图案;DIY拉坯区及多个拉坯工作区域,让游客亲身感受陶瓷制作的乐趣;大师工作室里,国家级工艺大师汇聚,为定制酒容器赋予独特艺术灵魂。

在鉴赏销售区,会议绘画课件宣导台、白酒品鉴洽谈区、陶瓷与白酒堆头展示促销区等一应俱全,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瓷酒文化体验空间。此外,签约合作区、前台、茶水收款处、接待区以及行政、财务和经理室等区域,保障定制流程顺利进行。酒厂还依托200多项专利技术构建“专利防火墙”,如定期更新的3D浮雕釉变等核心技术,确保产品难以被仿制。联合国家级工艺大师,为企业、名人量身定制专属艺术酒容器,提升产品价值。像“婺源徽派建筑系列”艺术酒,涵盖政府定制的城市礼品酒以及个人定制的限量版大师签名收藏酒等,深受市场欢迎。

从清风仙境的溶洞藏酒,到清华镇的瓷文化底蕴,再到清华婺酒厂的匠心酿造与创新定制,这场瓷酒文化之旅串联起自然、历史与人文的独特篇章。诚邀您一同踏上这趟旅程,在清风与酒香中,感受瓷与酒的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0 阅读:1

昆鹏金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