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普遍的印象中,“公办”这两个字的分量足以超过许多优秀的民办高校。例如福耀科技大学,据说其直接对标美国的斯坦福等顶尖高校,但真正愿意买账的家长或许不多,所以该校第一年的招生名额设定得不算多。究其原因,大家还是觉得信任度不够。
如果孩子的分数真能达到 700 分,那么传统的选择自然是清华北大,而不会把所有赌注押在一个刚创办的民办院校上。实际上,在中学阶段,私立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差距也比较大,一些体制内的家长对此都颇有感触。

在大学和中学,体制内学校和私立学校对家长的意义有所不同。比如,上公办大学,人们会认为这个学生分数高,且能为家长节省费用,公立学校在学费和补贴方面具有优势。
而在中学阶段,一般家里比较有钱、追求纯粹升学率的家长,会送孩子去私立学校,他们认为私立学校的环境更舒适、优越。有一位可能是体制内的家长表示,自己万万没想到一所知名公办院校会让他非常失望。

之所以认为这位家长可能是体制内的,是因为他提及了自己现有的公文水平,由此推测他的日常工作应该与撰写公文有一定关系,大概率与编制有关。而这所被他吐槽的公办院校,主要问题出在一封公开的致家长信上。
按规定,每个新学期开始前,都要求家长签字后让学生交给老师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比较耐心、细心的家长,会看一下学校发的这封信的内容,为自己的孩子负责。

于是,这位家长看完后大失所望,他发现公办院校的文书漏洞百出,行文层次、标点排版简直糟糕到了让人笑话的程度,中学层次的学校里编写公文的老师文字水平怎么能是这样呢?
这位家长以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自恃,大笔一挥为这所公办学校免费修改了公文。然而经他修订后,网友们却有不同看法,有人说公办院校写得确实不怎么样,而他修改后其实也不怎么好。

据说这位家长修改后的内容出现了语义重复或语义不明的问题。这位家长的心态还算谦虚,表示欢迎赐教。不过圈内人道出了其中缘由,其实家长们没必要对学校发的这样一封信过于吹毛求疵,这些都是学校每年的惯例。
可能是旅行社写好后打印出来,直接送到学校,再由班主任下发,公办学校的校长、老师基本不会去写一个已有模板的东西。网友们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他们讨厌所谓的公文排版。

认为只要让家长能看懂、让学生能理解意思,就达到文字的目的了,没必要搞一套独有的字体写作格式和繁文缛节。而另一种观点来自一些年纪较大的家长,比如一位曾做过公务员多个岗位的中专老师,他说自己手下有多名清北的选调生和若干研究生。
但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每况愈下,他觉得这直接关联到教育的畸形发展。其实笔者认为这种话有些言过其实,清北毕业生的水平自然是与社会需求相连接的,如果一些老旧的公文模式已经过时,那么他们确实没有学习的必要。

反而是那些抱守旧观念的家长比较可笑。大家应该与时俱进,把关注点和矛盾点放在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公办学校整体不错,这其实就已经很好了,没必要拿一个小毛病来说事。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