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特朗普关税大棒乱舞,盟友越南亚历山大,急忙求和却被无视!然而,最让人意外的是,精明的蒙古国竟从中嗅到机会,反手就给中国送上一份“大礼”!
信息来源:《蒙古国议会批准中蒙跨境铁路建设协定,蒙古国学者:迈向经济稳定的一步》,观察者网,2025年4月8日。
蒙古国这是要“投奔”中国?
蒙古国“第三邻国战略”
全球都被这股贸易保护主义的寒流冻得够呛,越南更是首当其冲。为了能在美国讨个好,越南也算是放低了姿态,又是表决心又是献殷勤,主动提出要取消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想以此来平息美国的怒火。
可惜,美国人压根没打算给越南留面子。白宫鹰派贸易顾问纳瓦罗,直接在电视上公开表态,越南这点“诚意”还远远不够,因为“非关税壁垒”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言外之意,越南这点小动作,看来是白费力气了。
然而,同样是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蒙古国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与其像越南那样低声下气地求和,蒙古国反倒是从中看清了国际局势的真实走向,果断调整策略,主动向中国靠拢,释放友好信号。
不得不说,蒙古国资源禀赋可谓得天独厚,地底下埋着矿藏,地表上也有着自然风光。按理说,手握一副好牌,怎么也能混个风生水起。但现实却是多年来,蒙古国的经济始终有困境,难见起色。
究其原因,除了先天的地理位置受限,更重要的恐怕是它那略显拧巴的“第三邻国”战略。这战略,就好比一个人,明明家门口有两条宽敞大道,却偏偏惦记着绕远路去攀交远方的朋友。
说起来,这“第三邻国”战略也曾是蒙古国的一张外交牌。它试图借力美国等西方国家,来平衡对中俄的依赖,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想法虽好,但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引发了中俄两国的疑虑,原本可以更紧密的合作,也因此变得不确定。经济发展,说到底,离不开周边大环境的稳定与互信。
谁也没想到,远在大洋彼岸的特朗普政府,突然挥舞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这看似与蒙古国八竿子打不着的政策,却意外地成了蒙古国调整发展战略的催化剂。
虽然美国关税对美贸易占比不大,但叠加中澳关系的骤然紧张,这一系列外部冲击,让蒙古国幡然醒悟,地缘政治的微妙博弈固然重要,但务实的经济合作,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同时,放眼四顾,中国的崛起已是不可阻挡之势。对于蒙古国而言,中国不仅是最大的贸易伙伴,更是近在咫尺的巨大机遇。尤其在能源领域,蒙古国的煤炭资源,正可以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于是,中蒙跨境铁路,这个酝酿了十多年的项目,再次被摆上了桌面。
中蒙合作
近日,蒙古国那边厢就传来了重磅消息。蒙古国副总理日前公开表态,中蒙跨境铁路项目,特别是嘎舒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那段关键线路,今年就要动真格的开工了,预计2027年就能建成通车。
这话一出,分量可不轻。蒙古国官方亲自盖章,这铁路项目,那是板上钉钉了。别小看这条铁路,它可不只是铺几段铁轨那么简单。
这条铁路,对中蒙双方,都是实打实的好处。对蒙古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长期以来,煤炭出口靠卡车,效率低不说,运费更是贵得离谱,白白消耗了蒙古国的资源优势。
对于中国而言,这条铁路同样意义非凡。能源安全,那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多一条能源进口通道,就少一分风险。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谁都懂。更何况,这铁路还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关乎整个区域的互联互通,关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大棋局。
放眼望去,中蒙铁路绝非个例。
中国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正在周边四处落子,泰国、越南、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一条条跨境铁路,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这是中国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决心,更是中国作为区域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想致富,先修路,这个朴素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牵头搞基建,就是要带着周边国家一起奔小康,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但是,未来的国际形势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蒙古国能否在地缘政治的新格局中维持各方关系的平衡,并且通过与中国的合作顺利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蒙古国需要审时度势,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蒙合作的前景值得期待,但也需要两国共同努力应对挑战。
当然,蒙古国的心思,也挺微妙。毕竟是夹在中俄之间,地缘政治的平衡术,蒙古国玩了很多年了。过去那个“第三邻国”战略,现在看来,多少有点理想化。
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道理,经历过特朗普时代的蒙古国,恐怕体会更深。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个机遇,蒙古国必须抓住。
笔者认为
如何在两大邻国之间走钢丝,保持自身独立性,这仍然是摆在蒙古国面前的一道难题。未来,蒙古国能否信守承诺,确保跨境铁路项目顺利落地,将直接关系到它自身的发展前景。
毕竟,承诺的分量,决定了别人对你的信任,也决定了你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