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所谓的“顶戴花翎”又是何物?
这就要说一说清代的官帽了。一般情况下,头珠是根据官员官职的高低来配戴的。
像朝廷的一品官员,头顶上的珠子就是红玉,四品官员,头顶的珠子就是青金石。
所以,在清朝时期,可以直接从官员们头顶的宝石来判断其官职的高低。
但与顶珠的区别在于,翎羽并非官吏等级的标志,在清朝时期,而是一种尊贵身份的象征。
羽毛是孔雀的尾巴,眼睛是羽毛上的圆环。
按照圆环的大小,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
一只眼睛有一个圆圈,两只眼睛有两只眼睛,三只眼睛有三只圆圈。而这三种宝物中,以三眼花羽最是珍贵。
当然这种赏赐一般人是难以得到的,它有着苛刻的申请条件和珅大家都知道,他虽然是乾隆陛下的左膀右臂,但他并没有得到这个身份的象征。
按照大清的律法,哪怕是一品大官,如果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也不能佩戴。
清代汉族官吏因其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在获取花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就拿康熙时期收复台湾来说,施琅就是最大的功臣,按理说,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功臣之一,但康熙陛下却只给了他一根羽毛。尽管如此,施琅还是很开心,因为这不但是对汉族官员的一种无上的荣誉,更是打破了满族和汉族的界限。
皇帝陛下真心待我族如亲人,这一点,可比升官要重要得多!
而满族的军官配戴这羽翼的要求就比较简单了,只需要上三旗中的一名统领就可以。而这一对眼睛的,则是皇室成员的佩带。
比如说驸马,只有镇国公、辅国公这两位皇室宗亲,才有资格佩带。
不过,最珍贵的三眼花羽却是独一无二的。
在乾隆朝之前,大清历史上,最高级的羽毛就是这双眼的羽毛。
乾隆陛下登基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他的亲王、王公贵族、都开始佩带三眼羽毛,以显示自己的皇室崇高地位。
除了皇室之外,到清朝灭亡,一共只有七个人得到了三眼花羽这至高无上的特殊奖励。他们几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手中都握着一支军队。
和珅在乾隆朝时期虽然权势滔天、家底丰厚,但是他从来没有带过军队,缺少战功,孙子这也是他与三眼花翎无缘的根本原因。
到了晚清时期,因为政局的腐朽,国库的亏空,所以,竟然还有人明码标价,售卖这代表身份的羽毛,一根的价格甚至都达到了2000两白银,由此可见顶戴花翎的尊贵。
即使清廷国库亏空,国家难以运转,朝廷也从未出售过一根三眼花翎。由此可见,三眼花翎在清朝是何等的珍贵,不但有钱都买不到,还需要对朝廷做出巨大贡献的官员,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