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现核酸造假?打击黑心资本!切断核酸利益链条

美好的未来阿 2022-11-30 13:36:00

各地的口罩事件反反复复,核酸检测已经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在11月底的时候,多地的核酸机构被爆出来核酸造假,把原本“阴性”的核酸结果改成“阳性”,或者把“阳性”核酸结果改成“阴性”,事件一度冲上各种热搜榜。

核酸检测机构这样的做法不仅让人很纳闷,更是让人觉得很不正常了,人们都在盼着希望能够早点结束口罩事件,他们作为防控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反而连核酸结果都要造假,希望市场相关部门能够严肃处理,打击这些黑心资本,并且切断核酸非正常利益链条。

一、多地核酸造假情况被通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而且全国各地都有这种情况出现。比如甘肃兰州卫建委通报了核子华曦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因失误将原本呈“阳性”的核酸结果在系统上录入为“阴性”。

无独有偶,内蒙古一名男子原本的核酸结果是阴性,却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把他的核酸结果录成了阳性,阴差阳错地被当做确诊病例拉去了方舱。除此之外,广州、郑州、合肥、石家庄等地也都发生了此类事件。

为了防范此类恶性事件再次发生,在今年中旬,很多省份都对本省内的第三方核酸机构进行了一次彻底调查。结果显示,有二百多家核酸检测机构被责令整改,其中还有很多是上市企业或者是上市企业的子企业,真是令人心寒!更令人气愤的是,整改通报似乎被当作了耳旁风,有些核酸检测机构仍然敢在背地里暗箱操作,刻意篡改阳性结果。

二、黑心资本发“国难财”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核酸机构为什么要篡改核酸结果呢?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做出这种事情?自从口罩事件防控常态化以来,24小时核酸结果和行程码成了人们的通行证。在口罩事件严重的区域,每天进行核酸是有利于控制口罩事件进一步扩散的。

然而,一些区域明明没有口罩事件也要每天进行核酸检测,不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给居民日常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这就难免让人心生疑问,有些人如此推崇24小时核酸检测常态化,再加上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了多次核酸“假阳”事件,背后可能有利可图。

在相关部门不断排查、通报之下,为什么这些核酸结构还敢顶风作案?原因就是造假背后的利润让有些人看红了眼、蒙蔽了心。核酸检测机构的利润极高,有数据显示,有67家有关核酸检测的公司在我国A股成功上市,上市以后他们的股价就一路走高。

例如,以核酸检测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例,九安医疗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高达246亿,净利润高达65%,净利率的增长率更是高的离谱,增速为39199%。

只要让核酸检测的需求一直存在,这些机构就可以从中获利,一些核酸机构的毛利润甚至达到90%,部分黑心的核酸检测机构发“国难财”,为了盈利不惜造假核酸结果。

随着口罩事件的反复,除了日常经营可以赚取高额的利润,一些大型核酸检测的上市公司股价也在不断走高,股东在资本市场圈了一次又一次钱。那些没上市的公司,也在拼命想办法进入A股市场。

股东在上市后的可以把手中的股权质押出去获得现金,也可以在股价高点趁机卖出。反正只要能上市,大股东就有源源不断地挣钱的门路,至于要坑了多少小股民,那就不好说了。

三、切断黑色产业链

核酸检测正处于风口之上,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在造假事情愈演愈烈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发声了。官方加大了对核酸检测机构的调查,彻底切断一切黑色产业链,不给有关不法分子提供钻空子、牟利益的机会。

执法部门针对核酸造假事件,已经加大了处罚力度。涉案人员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针对核酸检测机构排队上市的局面,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称要严格审核公司是否具备上市的条件。

总结

我们身边有许多核酸检测机构,虽然有些人昧着良心赚钱,但是还有许多人一直在赫赫业业的工作,与病毒赛跑,来维护我们广大人民的人身安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像核酸造假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情实在不能做。防控终究靠的是大家的齐心协力,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也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坚持科学防控,争取早日打赢这场口罩事件攻坚战。不知道你身边有发生这样事情吗?

10 阅读:4775
评论列表
  • 久安 17
    2022-11-30 15:15

    应该判刑

    用户10xxx76 回复:
    死刑,没收其有关全部家产。
  • 2022-11-30 15:13

    资本还有良心和黑心?

  • 磊磊 11
    2022-11-30 15:27

    严查重罚

美好的未来阿

简介:看你一眼都感觉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