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邀请网友共同开启6000年前的历史“盲盒”。在江苏无锡马鞍遗址的考古现场,发现了一只"萌化" 全网的陶猪,形象与家猪无异,或可证明至少在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无锡地区已经开始驯养家猪。陶猪两侧壳体上都打了15个镂孔,腹内似有陶珠,周身有多个圆孔,一侧为青灰色,其余部分为土黄色,形象十分惹人喜爱。当卓易文化的“IP创意孵化平台”对准这件“老宝贝”,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护就此展开。
卓易文化在得到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授权后,将陶猪的形象进行深入挖掘,使其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IP形象。通过精心复刻,将陶猪的外形进行1:1复刻,限量发售。将沉睡 6000 年的陶猪转化为可触摸、可收藏、可传播的城市好礼,让古老智慧在版权保护下焕发新生。
如何把陶猪的IP推广出去呢?卓易文化旗下的卓易IP创意孵化平台给出答案。平台整合了版权设计登记、版权资源对接、版权产品转化等多项功能,为陶猪IP的孵化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版权设计登记,给陶猪穿上了法律 “保护衣”;在版权产品转化,帮陶猪完成了从文物到文化 “明星” 转变;版权资源对接,让6000年陶猪和中国陶文化传承的“活标本”前墅龙窑“梦幻联动”,在窑变奇迹中完成从文物到文化符号的升华,成为无锡的“无锡好礼”。
真正的"城市好礼"不应是冰冷的纪念品,而是能激活文化DNA的超级媒介。卓易文化通过构建起"版权保护-创意开发-跨界运营"的全生态链条让文化传承呈现最美的模样:让古老文物跳出展柜,在数字浪潮中完成从历史见证者到时代参与者的华丽转身。就此,真正意义上的"无锡好礼"已然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