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力赤被阿鲁台拥立后二人矛盾激化,随后鬼力赤又被阿鲁台弑杀

史海撷英 2025-04-07 19:04:01

“自脱古思帖木儿后,部帅纷拏,五传至坤帖木儿,咸被弑,不复知帝号。有鬼力赤者篡立,称可汗,去国号,遂称鞑靼云。”“永乐五年,阿鲁台杀鬼力赤,而迎元之后本雅失里于别失八里,立为可汗。”

鬼力赤的祖先合丹因在蒙古大汗之位由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的斗争中投向蒙哥,因此在拖雷系掌控蒙古后,由原本在家族中不受重视的庶子转而成为窝阔台家族的代表,后裔被封陇王,与黄金家族嫡系忽必烈元裔世代交好。因此,若严格论起,鬼力赤也是黄金家族的后人。

不过发展到现在,不论是北元还是鞑靼,真正的权力都已经不在黄金家族手中,即便是鬼力赤称汗,也是当时掌控鞑靼实权的太师阿鲁台一手促成的。但当鬼力赤真正坐上可汗之位时,阿鲁台却发现,他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当时北元在长期的内乱中已然分裂成三部分,一部分是由黄金家族嫡系掌控的蒙古本部(鞑靼的前身),一部分是历史更加悠久的瓦剌部落,相对来说,瓦剌虽没有曾经黄金家族一统中原的辉煌,但历史更为悠久,实力也更加稳定而强大。最后便是实力较为弱的兀良哈,也就是明朝对北元投降者的安置地。

蒙古人好战,而证明自己是优秀首领的唯一方法便是开疆扩土,重现黄金家族的辉煌。

当时刚成为鞑靼可汗的鬼力赤深知,要坐稳汗位,便要用领土证明自己的实力。

忽必烈

数百年前,忽必烈在中原称帝,黄金家族元裔由此从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而如今,蒙古首领要从拖雷系再次转入窝阔台系,仅仅弑杀几个拖雷系后裔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永乐元年(1403年),刚刚在鞑靼称可汗的鬼力赤便联合阿鲁台,发动了对瓦剌的进攻。瓦剌猝不及防,最终鬼力赤大败瓦剌首领马哈木。

不过鞑靼的胜利并没有持续多久。永乐二年(1404年),瓦剌反击鞑靼,又败鬼力赤。此后数年,东蒙古的代表鞑靼与西蒙古的代表瓦剌持续交战,虽各有胜负,但相较之下,鞑靼损失更为惨重一些。也就是说,鬼力赤想要用战争证明自己汗位的名正言顺,可鬼力赤的能力却不足以支持这一说法,也因此在位数年,鬼力赤一直无法真正服众。

恰在此时,鞑靼传出鬼力赤并非黄金家族后裔之说。其实细究起来,这不过是鞑靼权臣阿鲁台与鬼力赤矛盾激化,欲除鬼力赤的借口罢了。

至于到底是什么矛盾,能让阿鲁台从鬼力赤的拥护者转而成为弑杀者?

不妨猜测,在经历了长期政变与内乱后,鞑靼已然不是从前强盛的蒙古本部,甚至实力已经不如元帝国的附属国瓦剌。于鞑靼而言,面对的是瓦剌与明朝的双重威胁。如何在这样的境况之下生存并发展,这是鬼力赤与阿鲁台都在思考的问题。

朱棣

正在此时,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大明易主。靖难之役让明朝急需休养生息,此时明朝根本不足以支持对蒙古大规模的作战,因此明成祖权衡之下,向蒙古本部鞑靼伸出了橄榄枝,意欲交好。

阿鲁台虽然也憎恨明朝的所作所为,可此时鞑靼已然没有了曾经的辉煌,兀良哈部落尚且能为了钱财为朱棣战斗,自己借明朝东风让鞑靼得到更好的发展又有什么不可以?虽然说交好甚至称臣有些憋屈,可如此若是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鞑靼说不定还可以重现往日元帝国的风光,这于鞑靼、于黄金家族而言,可谓是最好的选择。阿鲁台甚至想到,大不了等鞑靼恢复元气后,便与明朝撕毁合约,毕竟也不是没有干过类似的事。

可偏偏鬼力赤面对明成祖伸出的橄榄枝不屑一顾。永乐元年(1403年)至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曾数次派使臣至鞑靼,要求与之通好,可鬼力赤一概不予理睬,有时甚至拘留明朝使臣,鞑靼与明朝之间的战争可谓是一触即发。阿鲁台只能以自己的名义与明朝单独联系,暂时稳住明朝。

月鲁帖木儿

可说白了,阿鲁台只是鞑靼的太师,虽摄政,说到底也只是个权臣,真正能代表鞑靼态度的只有可汗。也就是这样,阿鲁台与鬼力赤矛盾激化,一个觉得对方忘记了蒙古与明朝的深仇大恨,另一个觉得对方的不断示威只能让鞑靼走上绝路。最终,这场博弈以鞑靼的实际掌权者阿鲁台的胜利告终。

在阿鲁台顺利搭上明朝这根线后,鬼力赤非黄金家族的后人的传言在鞑靼兴起。

对于鞑靼各个部落来说,黄金家族是曾今带领蒙古部落一统中原的的传奇,虽然如今蒙古已经大不如前,虽然各部落已然不再团结,可能够胜任可汗的只能是黄金家族的元裔。类似的流言在鞑靼各部落之前流传着。在这之中,阿鲁台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至今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正是因为这些流言,永乐五年(1407年),鬼力赤被部下所废。次年,阿鲁台弑杀鬼力赤,迎回黄金家族元裔本雅失里,鞑靼开始了崭新的纪年。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