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书生夜宿尼姑庵,此后一直卧床不起,老道救他一命

石头同学七号 2022-11-12 11:02:04

元朝年间,平江有个书生叫孔维,孔维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殷实,朝廷开恩试的时候,孔维赴京赶考,临走时,孔老爷还给他配了一个书童,并负责照顾孔维在路上的日常生活。

两人一路日行夜宿,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来到了京城边界,当他们两个经过一座无名山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们环顾四周才发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当他们着急的时候,看见一座尼姑庵在大雨中若隐若现,便快步向尼姑庵的方向跑去。

两个人在门口正抖着身上的雨水,结果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尼姑,两个人看到尼姑后,两个人同时瞬间愣住了,他们从小到大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那尼姑见孔维带着一个书童,便开口说道:“这两位公子,我看你们的样子像是赶考的书生,外面雨下的很大,如果你们不介意,你可以进来庵堂避雨。”

孔维一听这话高兴极了,立刻就答应了,孔维二人来到庵堂侧屋后,看到屋内陈设简单,但桌案茶几一尘不染,俨然如非常讲究的雅屋,尼姑给孔维倒了一杯茶,孔维起身道谢,说道:“承蒙师傅体贴,我们主仆冒昧打扰静庵避雨。”

尼姑一脸笑意说道:“公子出言文雅得很呐,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特殊情况的,贫尼帮助你也是应当的。”经过一番交谈,孔维得知该尼姑法号玉清,她芳龄十九岁,但不久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所以来到此庵出家为尼。

眼看天色已晚,天上的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玉清主动说道:“等次日雨停了再走也不迟,庵堂有很几间空房,何不留宿一夜?”孔维主仆二人听后感激不已,那天晚上,玉清做了一顿全素的饭菜给他们裹腹,并打扫出一间房子给他们住了下来。

第二天,雨终于停了,书童早早起来收拾好东西,然后两个人就出发上路了。此后,书童却发现自家的公子很反常,好像从尼姑庵出来后,他就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并且眼神呆滞,跟他说话也不搭理人。

一天后,两人终于到了京城,书童找了一家客栈,两人便在客栈住了下来,结果孔维上床便睡,没想到连睡三天两夜,怎么弄也醒不过来,书童吓得探了探孔维的鼻息,发现他透出的气很热,手指慢一点伸回来都怕会被灼伤,书童大吃一惊赶紧请了一个郎中诊治,但郎中把完脉后,一脸茫然的看着书童,他也不知道他家公子得的是什么病。

书童看到孔维不吃不喝还一直卧床不起,他担心公子万一有什么不测,那可不是他能承担得起的,孔老爷又不在这,心急如焚的他也没了主意,决定再三后,他于是买了一辆马车,书童驾着马车带着孔维匆匆赶回平江老家。孔家人看到孔维已经奄奄一息,众人都很惊讶,书童跟他们说了路上的情况,他也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孔母得知儿子病重,心疼得昏倒在床上,一时下不了床。孔老爷心事重重坐在桌旁,而且时不时在唉声叹气,就在这时,孔老爷听见门外传来专治疑难杂症的喊叫声,孔老爷心想现在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快步走出门去,只见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正站在门口外面。

老道看着孔老爷说道:“我观看你的面相就看出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我乃天山老道,此次下山义诊路过此地,我见你府中冒着一股黑气在空中,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过个三五天你家就有丧事可办了!”孔老爷看到老道能说出这样的话,猜想他肯定不是普通人,于是赶紧请老道进屋救救自己的儿子。

孔老爷领着老道来到孔维的床前,他见状说道:“人体中有三魂七魄,现在你的儿子只有一魂三魄,他的二魂四魄已经被人勾去了,现在,只有找回来你的儿子才能康复。”孔老爷闻言大惊,说道:“那该怎么找回来呢?”

老道折了一个纸鸟,然后点上三炷香,接着念了一段咒语,众人看到纸鸟竟然自己站了起来,在空中转一圈然后飞了出去。

老道叫书童赶着马车,两个人一路跟在纸鸟的后面,结果几天后又来到无名山的尼姑庵。

原来,自从孔维离开尼姑庵后,玉清便施法将孔维的魂魄困在玉佩中,她天天将玉佩戴在脖子上,还经常与他的魂魄幽会,孔维因魂魄离体才醒不了。

老道与玉清交手三百回合后,引出天雷才将她劈死在地上,老道上前一看是一只黄毛狐狸。原来玉清是狐妖变得,过后,道士将孔维的二魂四魄放了出去,并交代书童可以回去了,老道转身走了,他要继续云游他乡去了。

书童回到府中看见生龙活虎的孔维,孔维看见书童很开心,孔维得知自己死而复生是因为夜宿尼姑庵引起的,福大命大遇到老道出手救他一命,孔维很感激老道,可惜他们都只有一面之缘,至于他的真实身份,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件事之后,孔维娶了一个名叫翠花的姑娘,两人婚后非常相爱,过后,翠花为孔维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后来孔维再次赴京赶考,在朝廷发布的名单中,孔维如愿考上了状元,从此他升任官职,辉煌不断,家庭幸福。

而他,一辈子记得老道的救命之恩。也许是他祖上有德,也许是他自己的造化。

故事纯属文学创作人物虚构,请勿与迷信封建思想对号入座。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