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果然坐不住了,华为笑而不语!

互联鱼 2025-04-17 19:50:34

三个月内两次飞来中国,黄仁勋的行程表突然变得比显卡散热风扇还忙。

而大洋彼岸的特朗普,正以“史上最敬业华为推销员”的身份,用禁令帮昇腾AI芯片满世界呐喊。英伟达的H20芯片卡在海关,AMD和英特尔在一旁躺平,华为却连广告费都不用付,就拿到了中国AI算力市场的VIP入场券。

英伟达最近财报亮眼,但仓库里积压的55亿美元中国特供版H20芯片,却成了最扎眼的“库存艺术品”。

这些芯片原本是为绕过美国禁令量身定制的“阉割版”,结果特朗普一纸公文,连“特供”的资格都被吊销。中国客户早就嗅到风向,转头拥抱华为昇腾。毕竟谁也不想把身家性命押在一张随时可能被撕毁的“通行证”上。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禁令像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英特尔AI芯片本就半死不活,AMD的MI300系列常年当备胎,唯独英伟达伤筋动骨。

中国市场的营收占英伟达全球20%以上,而AI训练芯片的份额一度超过90%。如今这块肥肉硬生生被政策刀叉切走,黄仁勋的焦虑,大概比显卡烤机时的温度还高。

华为的可怕,从来不是高调宣战,而是沉默中掏出的技术底牌。当英伟达靠CUDA生态和NVLink互联技术“绑架”全球开发者时,华为默默搞出了三个杀手锏:

1.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英伟达的DGX超算最多72张显卡组队,华为却能拉起384张昇腾卡——相当于用“集团军”碾压“游击队”。

2. CANN异构计算架构:直接对标CUDA,把英伟达的“技术护城河”填成了“人工湖”。

3. MindSpore框架:开源、免费、兼容国产硬件,摆明了要挖CUDA的墙角。

这就像一场“去英伟达化”的慢性手术:客户先用华为硬件替代GPU,再逐步迁移到华为的软件生态。等英伟达回过神来,市场早已换了天地。

所以,黄仁勋这趟中国之行,表面是安抚客户,实则是抢救未来的门票。但问题在于:

一是技术替代已成定局:中国AI企业不可能永远等一张“美国许可证”,华为的昇腾910B性能已接近H20,而下一代产品只会更强。

二是生态迁移势不可挡:一旦开发者习惯了MindSpore和CANN,CUDA的统治力就会像当年的塞班系统一样悄然崩塌。

难怪华为笑而不语:中美AI争霸的本质,是算力标准与生态的话语权之争。英伟达的困境在于:它既是技术巨头,又是地缘棋子。而华为的底气,来自全栈自研的能力和国内市场的托底。

当黄仁勋在机场匆忙改签机票时,深圳的华为基地可能正测试着下一代昇腾芯片。这场较量没有退路:要么英伟达找到绕过禁令的“魔法”,要么眼睁睁看着华为吃掉自己最赚钱的市场。

至于特朗普?他大概会继续担任“华为全球战略顾问”——用最不可预测的方式,帮对手扫清障碍。

2 阅读:485

互联鱼

简介:新媒体公司创业者,致敬科技发展,趣聊商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