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多地持续的干旱,把桉树卷进了舆论的漩涡,桉树就是罪魁祸首的言论不绝于耳,各种似是而非的传闻不胫而走,桉树成为众矢之的,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那么,广西干旱究竟与种植桉树有无联系?
如果说完全没有关系,那绝非科学的态度,因为作为这个蓝色地球上的一份子,无论是直立行走的人类,还是四处林立的工厂,亦或包括桉树在内的生物,都与之相关。
至于关联程度有多高,那就另当别论了。
非常明显,造成广西干旱的直接原因是持续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而根本原因则是全球气候变暖。
何以导致气候变暖呢?
想想这些年发生的局部战争、大量的森林采伐、过度的大兴土木,还有超量的工业化等,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就连我们呼出的口气也感觉比以前热。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气候系统不稳定,冰川加快消融、海平面上升、降水重配等,造成极端天气频发、强度增强,比如突然性的暴雨、长时间的干旱,等等。
虽然包括桉树在内的森林对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缓冲、调节作用,也可以改变局部的小气候,但对大的区域气候作用就力不从心了。
尽管广西桉树种植面积超过4500万亩,但其占广西森林面积的比例也只有20%.
这意味着广西桉树很多,但并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还有大量的松树、杉木呢。即便在用材林里,其他阔叶树的面积还有6547万亩,比如相思、任豆、樟树,等等。
单凭这样的结构比例,桉树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有限,更不可能成为干旱的罪魁祸首呢?
桉树作为地球生物中的普通一种,既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也不是主管降雨的龙王,只是相对于其它树种而言,生长更快、产量更高、效益更好而已。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被广泛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