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业互联网行业融合创新应用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为56.31,大多数企业仍受困于数据孤岛问题。传统工卡信息滞后,加剧了这一困境,成为阻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瓶颈之一。与此同时,全球每年废弃的PVC工卡及包装材料产生塑料垃圾的数量庞大,降解周期通常需要100~400年。在工业4.0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企业需要一种能“打通数据壁垒、减少环境负担”的智能管理工具。
传统工卡的局限性:1、信息更新不及时:纸质工卡信息固定,难以实时更新,导致生产现场信息滞后,影响生产调度与决策效率,尤其在多工序、多任务场景下问题凸显。
2、易损耗,管理成本高:纸质工卡易损坏、丢失,需频繁更换,增加人力与物力成本;同时,信息存储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和数据分析。
3、缺乏交互性与智能功能:传统工卡仅用于信息展示,无法与设备、系统交互,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设备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智能化需求。
3.7英寸多功能电子名牌
(一)是什么?——重新定义智能身份标识
3.7英寸多功能电子名牌是一种基于电子纸技术的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整合物联网、低功耗芯片、加密算法和工业级防护设计,将传统纸质或塑料名牌升级为数字化、交互式、可编程的身份标识工具。
(二)特点有哪些?——颠覆性创新亮点
低功耗与环保性:采用电子纸显示技术,仅在刷新时耗电,静态显示零功耗,单卡可重复千次,减少传统工卡频繁更换的浪费,支持72小时长久续航,契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超长寿命:电子纸模组寿命超5万次刷新,NFC无源设计免维护,显著降低总成本。
刷新率优化:工业场景下刷新时间缩短至10秒(市面上其他产品需30~60秒),画面切换流畅,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极简美学设计:隼式流线造型、哑光表面处理,3.7英寸小巧设计,厚度低至3mm,造型美观,佩戴舒适。
工业级防护:IP67防护等级,防水防尘、耐极端温度,通过抗紫外线老化测试,并且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无论是工厂车间还是高端会议统统适用。
智能交互能力:支持NFC传输、二维码扫描、数据加密传输,并且可通过云端平台实现远程管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
多场景适配:通过快速编辑,一卡可多进行角色切换,同一设备可秒变工牌、会议台卡、宴会席卡、设备铭牌等。
(三)功能有哪些?——从基础到智能的全覆盖
高可视性显示:电子纸屏幕在强光下无眩光,支持三色或四色显示,适用于动态信息更新(如工单状态、会议议程)。
快速内容编辑:通过配套App或PC端软件,15秒内完成模板更换,支持自定义文本、图片、二维码,实现“一卡多用”。
无源NFC与门禁集成:内置NFC线圈,可兼容IC/ID门禁系统,实现刷卡考勤、访客授权等功能,无需额外充电。
实时定位与电子围栏:结合室内定位技术,可追踪人员位置、设置禁区警报,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云端协同管理:支持与MES、ERP等系统对接,提供强大数据管理功能,支持数据分析、报表生成,助力企业决策智能化。
(四)应用场景有哪些?——从工业到商务的全面渗透
1. 工业制造领域
设备巡检与生产管理:替代传统纸质工单,实时显示设备状态、操作指南,扫码响应时间≤2秒,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人员安全监控:在化工、石油等高危环境中,通过定位功能与电子围栏,降低事故风险。
2.物流仓储
精细化管理:电子工卡绑定货物信息,动态更新包裹流向,减少人工失误。
3. 商务会议
会议身份标识:用于台卡、座位牌,支持多语言切换,提升会议专业度。
访客管理:扫码快速生成临时工牌,记录访客轨迹,增强安保层级。
4. 教育与公共服务
学生证与考勤:集成门禁、食堂消费功能,减少校园卡种类。
展会导览:作为电子吊牌提供展位导航、展品介绍。
5. 其他场景
智慧医疗:医护人员工牌显示患者护理信息,避免交叉感染。
零售行业:店员名牌实时更新促销信息,提升客户互动。
多功能电子名牌不仅是传统工卡的替代品,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智能终端”。电子纸产品矩阵覆盖全场景需求:包括智能手机伴侣、电子纸桌牌、电子纸门牌、电子纸价签、电子纸阅读器等,通过技术集成与研发创新,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重构了人、设备与环境的交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