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棋士》高能预警!劫案用围棋围点打援,编剧被指违背棋理

艾克克灵感记事本 2025-03-28 02:56:05
一、热搜背后:一场“棋局”引发的全民讨论

2025年3月25日,王宝强主演的《棋士》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同步开播,首播两集收视率破1.5,创下X剧场年度新高。

观众一边惊叹“窝囊废黑化”的反差,一边争论“剧情是否合理”。

这场狂欢背后,是编剧用“棋局”编织的悬疑迷宫,还是人物命运失控的硬伤?

二、黑化反转:窝囊废如何变成犯罪天才?

崔业(王宝强饰)从被克扣奖金的围棋老师,到冷静策划劫案的“棋士”,只用了一场信用社劫持案。

他利用围棋思维设计逃生路线,甚至用“弃子”战术转移警方视线,却在私吞赃款时暴露贪婪。

这一反转看似高能,却引发争议:有人觉得“压抑到极致后的爆发”合情合理(如哥哥崔伟轻易请客、儿子手术费缺口等细节铺垫),有人质疑“善良教师瞬间堕落”缺乏心理过渡。

三、棋局隐喻:人生如棋,还是编剧的障眼法?

剧中每一场棋局都是命运的伏笔。崔业教学生“打劫”时,画面切到劫匪分赃;他与富商对弈故意输棋,暗喻对现实的妥协。

最绝的是“练功券骗局”——劫匪抢到的百万现金竟是点钞纸,如同崔业前半生追求的“虚妄成功”。

观众赞叹“棋局照见人性”,也有人认为“符号堆砌过重,像解题说明书”。

四、编剧底牌:从《八角笼中》到《棋士》的变与不变

编剧房远曾凭《八角笼中》的底层叙事获赞,此次将“小人物反抗”升级为“智力型堕落”。

对比前作直白的热血,《棋士》更擅用黑色幽默:劫匪为20万撕票,人质却自曝是洗钱高手,荒诞中透着现实讽刺。

但部分观众认为,密集的反转让剧情“为巧而巧”,失去《八角笼中》的厚重感。

五、职业棋手认证:是神还原,还是“外行看热闹”?

剧组透露,王宝强为饰演崔业提前半年学习围棋,达到业余四段水平。

剧中“盲棋复盘”“围空战术”被职业棋手认可,但“一局棋预测十天犯罪”被指戏剧夸张。

例如崔业用围棋思维规划抢劫路线,真实棋手认为“可行”,但“五分钟破解全市监控”则被吐槽“堪比科幻”。

六、争议背后: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黑化太快”“金手指开挂”等质疑,折射观众对国产剧逻辑的信任危机。

崔业堕落的每一步都有现实推力——职场压榨、亲情背叛、医疗困境——但“围棋天才犯罪”的设定,仍被批“美化恶行”。

编剧试图用“落子无悔”探讨人性抉择,却陷入“价值观是否跑偏”的舆论旋涡。

七、破局之路:争议之下,我们该期待什么?

《棋士》的尝试值得肯定:它用围棋拆解人性,用犯罪反射社会焦虑,哪怕技巧不够圆熟。

有观众说:“骂是因为在乎,怕下一部连这点突破都没了。”

或许国产剧需要的不是完美答案,而是《棋士》这般“敢把棋下到险处”的勇气。

结语:棋局终了,国产剧的下一步往哪落子?

当观众为崔业的黑化吵上热搜时,《棋士》已赢了第一步——它让所有人紧盯棋盘,等待下一个反转。

或许我们该容得下“有瑕疵的突破”,毕竟棋道亦人道,进退皆修行。

至于王宝强是“封神”还是“翻车”,不妨等终局落定,再论成败。

0 阅读:2

艾克克灵感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