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情谊,舞出暖心盛景!美国网红“甲亢哥”为情苦练广场舞,郑州大妈团慷慨让C位,全网泪目
2025年4月3日,一则名为《跨越太平洋的广场舞情缘》的短视频,在抖音、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强势霸屏。视频里,被中国网友亲切调侃为“甲亢哥”的美国网红达伦(IShowSpeed),身着一袭鲜艳的“中国红”练功服,在郑州的某广场上,与数十位银发舞者一同热舞《最炫民族风》 。舞蹈进行至高潮,令人眼眶一热的一幕出现了,领舞的大妈们整齐划一地退到后排,把舞台正中央的C位,毫无保留地让给了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青年。这一瞬间被镜头捕捉,被网友们称作“文化交融的高光时刻”,视频单日播放量轻松突破5亿次,相关话题#甲亢哥C位舞魂#也一骑绝尘,稳稳冲上热搜榜首,成了全网热议焦点。

素材来源于网络
缘起:因爱而起的“舞蹈攻坚战”
据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达伦此次郑州之行,背后藏着一个未宣之于口的承诺。2025年3月,他在北京直播时结识了当地广场舞领队王阿姨,王阿姨一句半开玩笑的“想学正宗中国舞,先得过体力关”,却意外点燃了向来以“疯癫”风格示人的达伦骨子里的胜负欲。为了向王阿姨证明自己的决心,达伦当即调整行程,马不停蹄地奔赴郑州有着“广场舞圣地”之称的金水广场,开启了为期十天的魔鬼特训。
训练伊始,文化差异和身体状况成了两座横在达伦面前的大山。本身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他,不仅要对抗心率过快、手部不自觉震颤等身体的不适,还要克服习惯嘻哈舞风带来的肢体记忆,去适应广场舞里“凤凰展翅”“十字步”这些动作独特的韵律感,这让他没少“顺拐”。现场目击者回忆,达伦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还独自加练,甚至会用手机录制教学视频,一帧一帧反复比对动作,他这股子执着劲儿,渐渐打动了广场舞团的每一个成员。“刚开始都觉得这外国小伙就是来凑个热闹,没想到他能咬牙坚持下来。”领舞张阿姨感慨地说道。

素材来源于网络
破局:从“局外人”到“团宠”的文化共鸣
转机出现在特训的第五天。直播过程中,达伦突发奇想,将电子音乐和传统秧歌曲目巧妙混编,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大妈们也不甘示弱,跟着节奏即兴创新舞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西合璧”舞蹈盛宴就此上演。这种自发的艺术碰撞,被网友们赞誉为“民间版文化外交”。与此同时,达伦积极学习河南方言,还热情地和舞团成员分享美式健身操,一来二去,代际与国界之间的隔阂悄然消失。
“他跳得不算最标准的,但那份认真和努力,真的让人看了心疼。”舞团成员赵女士满是动容地说。为了帮达伦尽快掌握舞蹈精髓,大妈们自发编写了朗朗上口的“动作口诀”,还特意简化了复杂的队形。到了最终汇演的前夜,舞团经过集体商议表决,一致决定把象征着最高荣誉的C位留给达伦,以此表达对他努力付出的认可与敬意。

素材来源于网络
效应:舞动背后的“双向治愈”
这场看似轻松欢乐的娱乐互动,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心理学者分析指出,达伦身患甲亢,却依旧坚持高强度训练,这种反差背后,映射出当代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下,努力对抗焦虑、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诉求;而大妈们打破常规、主动“让位”的暖心举动,则充分展现出中国老年群体对多元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
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在国际传播层面的深远影响。达伦把汇演视频同步发布到YouTube后,海外网友的留言如潮水般涌来。一条点赞超百万的评论写道:“原来中国广场舞不是刻板印象里的‘扰民活动’,而是充满温情与活力的情感纽带。”国内官媒也纷纷发文点赞,盛赞这次活动是“用最质朴的肢体语言,完成了一次民间层面的文明对话”。

素材来源于网络
反思:流量热潮下的文化传播新范式
尽管这一事件收获了铺天盖地的赞誉,但争议也随之而来。部分网民质疑舞团“让位”是精心策划的炒作行为,不过现场多机位的流媒体记录显示,达伦得知自己被安排C位时,那又惊又喜、眼眶泛红落泪的反应,绝非伪装能成。文旅专家李明对此分析认为,这个案例为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输出探索出了一条全新路径:“当‘宏大叙事’让位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当‘官方推介’转变为大众的自发参与,真实性和共情力就成了打破刻板偏见、实现文化交流的有力武器。”
截至发稿,达伦团队透露,他与郑州广场舞团合作的公益教学项目已在紧锣密鼓筹备中。诚如网友所言:“最理想的文化交流,从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彼此相互照亮、共同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