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得我血压高”竟不是玩笑?研究表明,噪音超这个分贝,血压真的会报警……

诺惠美好生活馆 2025-04-18 10:53:30

在周围环境过于吵闹的时候,人们常用“血压都高了”来表达情绪。但你知道吗?这种说法其实并非空穴来风。

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相关指南首次将空气污染和高于阈值的噪音列为可改变的心血管病环境危险因素。

那么,究竟什么是噪音?

简单来说,任何让人感到不适或有害的声音都可称为噪音。

噪音的科学定义是噪声,它可以从生理学、物理学和法律三个角度来进行定义。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噪声,即“不需要的声音”。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可以统称为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不规则的声音”,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而从法律角度来看,噪声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环境造成干扰的声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音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噪音对健康的影响

分贝(dB)是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举个例子:安静的图书馆约30分贝,正常交谈声约60分贝,繁忙的街道约80分贝,而轰鸣的电锯或伴侣的鼾声可能飙升至90分贝,堪比火车经过时的声响。

而噪音对健康的杀伤力与分贝值密切相关。2023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子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噪音与高血压的“剂量关系”:噪音每增加10分贝,高血压风险上升7%。

在这项长达8年的跟踪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24万名40~69岁的无高血压患者的数据,并根据参与者的居住地估算道路交通噪音值。

研究显示,道路交通噪音与高血压发生风险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道路交通噪音越高,高血压风险越大。平均加权24小时道路交通噪音每增加10分贝,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7%。

该研究还显示,同时暴露在较高水平的道路交通噪音和空气污染中,高血压风险最高。

另一项来自《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给出的数据则更具体:飞机噪音每增强5分贝,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0.65毫米汞柱。

事实上,噪音的“罪行”远不止于此。除了心血管危害外,噪音还会影响多个生理系统。

根据我国噪音相关标准,每天超8小时处于85分贝及以上的声音环境中,可能导致慢性听力损伤。长期的低剂量噪音(60~70分贝),也可能对内耳毛细胞等造成损伤,引起听力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心脏病、肥胖症、糖尿病、认知损害、睡眠障碍、听力问题以及耳鸣等病症,都可能与噪音相关。

分贝等级

声音类型

对人体的影响

0-20分贝

非常安静,几乎感觉不到声音,如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

对人体无害,是非常理想的安静环境

20-40分贝

相当于轻声说话,如图书馆里的安静环境

对人体无害,是比较安静的环境,适宜学习和工作

40-60分贝

相当于普通室内谈话,如家中客厅的对话

对人体无明显危害,属于安全范围,但可能影响注意力集中

60-70分贝

相当于大声喊叫,如走在闹市区

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可能会对神经造成损害,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70-90分贝

非常吵闹,如汽车穿梭的马路、摩托车噪音

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可能会逐渐破坏神经细胞,对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干扰增加,听话困难

90-100分贝

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如装修电钻的声音、火车鸣笛

长期暴露可能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

100-120分贝

使人难以忍受,几分钟内就可能导致暂时性耳聋,如飞机起飞时的声音、摇滚音乐会

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增加

130分贝以上

极其吵闹,如鞭炮声、手提钻

可能对听觉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损伤,甚至会导致失聪

长期噪音刺激,可能导致交感神经亢奋,增加心梗风险;可能引起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甚至诱发焦虑抑郁;还可能干扰激素分泌,助推肥胖和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若持续暴露于噪音中,可能陷入“血压升高→血管损伤→听力下降→更易受噪音刺激”的恶性循环。

如何减少噪音的危害

那么,在喧嚣的科技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噪音带来的伤害呢?

可以试试以下5个方法:

★物理隔音:加装双层玻璃、使用厚窗帘、隔音窗、窗户隔音膜等,将室内噪音控制在35分贝以下。

★主动降噪:通勤时可以佩戴降噪耳机,或耳塞,减轻噪音对身体的伤害。注意降噪耳机内音量不超过60分贝,耳塞不要放得太深,以免耳朵受到伤害。

★时间管理:避免在夜间噪音高峰期开窗,可以播放溪流、落雨、鸟鸣等白噪音,来遮盖突发杂音。

★心理调节:可以在家中多养些花草绿植,吸收疏散和消除部分噪音的同时,还能为自己带来愉悦的心情。还可以通过读书、冥想等方法调节心态,降低噪音引发的应激反应。

★合理投诉:根据我国《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居民区的噪音标准在45~55分贝之间,交通干道的噪音标准在55~70分贝之间。如遇违规行为,可以向环保等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城市的喧嚣或许难以彻底逃离,但我们可以为自己筑起一道声音的防线。岁月静好的安静时光,不应是奢侈品,而应成为每个人都能享有的健康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

[1]Road Traffic Noise and Incidence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A Prospective Analysis in UK Biobank. JACC Adv. Mar 22, 2023.

EN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