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冶长第五》这一篇,孔子对自己的一些学生作了评价,主要是勉励和赞扬,同时也表明了孔子评价人的标准。

前边说过“君子不器”,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局限于成为一个器物。
所谓器,指的是定型于一物,功用于一种。是盆,就用来盛水;是刀,就用来削物。不器,是说君子通达穷变,适用于万千世界,不拘于一物,不拘于一用,这是大智大用。
子贡在孔子学生中是个通才,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皆很擅长且很有成就。此处孔子把子贡比作珍贵的瑚琏,是说他才智出众,堪当重任。
但把他比喻为一件珍贵的器物,虽是比较高的评价,但也说明子贡在德行方面还需要继续修为。
虽然是个器物,至少是一个顶尖的器,也符合自己的特长。后来,鲁国有难,子贡充分发挥了他的外交才能,也做出了自己贡献。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大圣人,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当好“器”,在自己的所熟悉,特长的区域,做好份内的事,也算是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贡献,这也正是“螺丝钉”精神。。。
重读《论语》并抄写,第九十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