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观点大历史原创制图
外喀尔巴阡地区问题,也是众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欧洲民族、领土问题。
该地区早年是匈牙利和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一战后该被划入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次年划归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1920年,一战战胜国英、美、法、意等在法国凡尔赛的大特里亚农宫订立规定匈牙利边界的条约,即特里亚农条约。外喀尔巴阡地区又被划入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1938年德国、意大利胁迫捷克斯洛伐克作出领土妥协,该地区的一部分又回到匈牙利。如此来来回回多次,外喀尔巴阡地区终于在被红军占领后稳定了一段时间,通过《与苏维埃乌克兰统一宣言》,加入了乌克兰。
注: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存在于1918年10月到1919年7月的短命国家,一战产物。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是十月革命后首个在中欧成立的共产主义政权,后被罗马尼亚攻灭。

外喀尔巴阡民族分布
外喀尔巴阡民族分布:绿色为匈牙利人,粉色为乌克兰人,蓝色为俄罗斯人,黄色为罗马尼亚人。
外喀尔巴阡以山地、丘陵为主,木材资源丰富,苏联当局花费大约五年时间,将该地区打造成为集体化的木材、食品加工基地,也因此大量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在这一时期进入外喀尔巴阡,改变了当地的民族构成。
根据2022年的统计数据,外喀尔巴阡人口124万,其中卢森尼亚人(乌克兰人的分支,也称喀尔巴阡-罗斯人)占到百分之80.5,匈牙利人占百分之12.1,是当地最多的少数民族群体。

匈牙利人
苏联落幕时,1991年乌克兰举行独立公投,外喀尔巴阡也出现过继续跟随乌克兰,或自治的意见征询,当时是差不多百分之78的人赞成自治,但最终并未成行。
而以如今的国际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托罗茨凯的言论不管其目的如何,也只能当做是口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