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俄乌冲突至今已历经数年,给俄乌双方都带来了沉重的代价。从人员伤亡来看,大量无辜民众失去生命,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经济上,双方的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这场冲突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的政治格局和经济秩序,能源价格大幅波动,国际贸易受阻,各国都在重新审视自身的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
欧盟(资料图)
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频繁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决议。就拿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提出的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表决来说,中国、美国与俄罗斯在内的10个国家投赞成票,5票弃权,决议获得通过。这一决议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并敦促俄乌达成持久和平。而在联合国大会乌克兰问题紧急特别会议上,也通过了两份决议草案。其中一份由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在第一轮投票中未获通过,经欧洲国家修正后再次表决才得以通过。
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劝和促谈,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中国在联合国的投票行为,都是基于自身一贯的和平外交理念以及对国际公平正义的追求。中国希望看到俄乌冲突能够和平解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联合国(资料图)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承认美国在冲突问题上的立场“有建设性的变化”,但同时也指出该决议“并非理想之举”,不过仍认可其为未来和平解决努力的起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明,俄罗斯不反对乌克兰作为一个国家存在,但乌克兰的领土不能被用来建立针对俄罗斯的敌对军事基地。这一底线清晰地展现出俄罗斯在维护自身安全利益方面的坚决态度,并非所谓的“拒绝妥协”。俄罗斯在冲突中逐渐占据上风,开始主导局势,其同意和谈,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国际社会的制裁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对乌克兰及其周边地区的影响。
欧盟曾希望在乌克兰问题上占据主导地位,将乌克兰视为防备俄罗斯的前沿阵地,并试图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然而,美国和俄罗斯直接沟通,使得欧盟被撇在一边,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明显减弱。经济上,由于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欧盟能源价格飞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大量企业外迁,同时大量乌克兰难民涌入,给欧盟的社会福利体系造成沉重负担。外交上,欧盟成员在对俄政策上意见不一,导致行动迟缓,难以形成一致立场。例如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前,英国和法国等国曾想延期投票,并提出包含批评俄罗斯内容的修改意见,但都被美国否决,最终欧洲国家代表只能无奈弃权。
普京和特朗普(资料图)
乌克兰在这场大国角力中,处境被动,命运难以自主。泽连斯基政府屡次向联合国提交和平计划,却遭遇美国和俄罗斯的同时反对。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未提及乌克兰最关心的领土完整问题,也未直接谴责俄罗斯的行为,这让乌克兰的和平希望受挫。对于乌克兰而言,与俄罗斯的和谈若有进展,泽连斯基的政治生涯可能面临变数,其国内局势也将面临重大调整。
俄乌冲突的背后,是大国之间战略利益的博弈、地缘政治的角逐以及国际秩序的重塑。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积极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俄罗斯在维护自身安全利益底线的同时,也在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途径。而欧盟和乌克兰则在这场冲突中面临着各自的困境和挑战。未来,俄乌冲突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推动和平早日到来,减少冲突对世界的负面影响,构建更加公平、稳定、和谐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