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男童误吞米老鼠被卡喉,暑假儿童伤害高峰期,多数发生在家里

莞家妈妈 2023-07-12 21:29:29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家是最安全的港湾。殊不知,据现实统计,家竟然是伤害发生最多的场所!特别是每年7-8月暑假,是儿童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峰期!

假期孩子待在室内,并不代表十分安全!近日东莞一名4岁的男孩,在家长没留意的情况下,玩耍时不慎将一个金属材质的颈链吊坠误吞入腹。

家长紧急将孩子送往医院,拍片显示,吊坠长约5cm,宽约2.5cm,就卡在喉结和胸骨之间的位置。后来医生实施“全麻”,为其将异物取出,所幸孩子身体并无大碍。

可见,孩子放假在家,家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恐一不留神,孩子就将自己置身危险当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疾控中心发布第二次《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指出,来自全国伤害监测系统门急诊数据统计,每天平均约有360多名孩子送医急救。其中1到4岁年龄组幼儿最容易受伤,并有近5成伤害事故发生在家中。

由于孩子尤其是幼童的认知能力弱,探索欲强,缺乏安全意识,误吞异物时有发生;一些家中常见的缝隙、孔洞都可能卡住孩子;还有从窗户阳台跌落被困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所以,暑假期间,我们一定要看好自家的娃!那么居家安全还应当要注意什么?孩子在家最容易触及的安全“隐患”有哪些?以下这些常识一定要灌输给孩子,关键时刻能救命!

01 乘坐电梯安全常识要牢记

前些天,我家大宝下楼取快递,结果等了二十多分钟未见人上来。下去寻找时发现其中一部电梯发生故障,卡在某个楼层中间,电工师傅正抢修。

见此我心里咯噔一下,隔门大喊,果然是大宝被困在里面,已有十几二十分钟了。好在电工师傅不多时就把电梯门打开,孩子脱困,浑身湿透,哭得一塌糊涂!

所幸的是孩子懂得电梯安全知识,按通求救电话,物业人员也通过监控一直安慰孩子,才不至于害怕到崩溃。想是哪个人困在狭小空间里都会心生恐惧,何况是个孩子!

哪怕正常运转的电梯,也有随时发生故障的可能。所以太小的孩子,应尽量避免独自乘电梯。平时一定要教会孩子电梯内求救的操作步骤,发生意外时要懂得如何自保。

遇急速坠落时快速按亮所有楼层键,弯曲膝盖、踮起脚跟以承受重击压力;两手握紧扶手或贴紧电梯墙壁,头背呈直线紧贴电梯内墙,保护脊椎。受困时不必紧张,按求救电话后等待救援即可。

02 窗户阳台切勿爬

孩子爬窗户阳台坠楼的事故太多了!远的不说,我们小区近年就曾发生过两起,皆是4-5岁的孩子一死一伤。家长哭得肝肠寸断,闻者无不伤心落泪,至今心有余悸!

所以提醒家长,阳台、窗台附近千万不要放置凳椅、矮柜或任何可以攀爬的东西。避免孩子爬上去玩耍发生意外。家有小童一定要加装安全防护栏或防护网,并且要定期检查维护,以免陈旧松动。

03 厨房燃气煤气别乱动

要时常与孩子灌输安全概念,不能玩火不携带火种。还不具备独立操作能力的孩子,不允许他们触碰厨房里的燃气、煤气灶,禁止使用各种火源和热源。

告诫孩子远离烧水壶、热水杯、汤锅等危险热源,尽量放置于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如果孩子独自在家,要把所有热源和火源做好隔离防范,避免孩子擅自操作。

04 规范使用电器,勿随意触碰电源插座

家有小童,使用电器安全尤其要注意。电源插座最好安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如果没办法改变安装位置,那么一定要插上安全保护盖,或者用茶几、边柜等小家具遮挡起来。

大点的孩子应告知其电源的危险性,如果发现电器冒烟、冒火花、有异味时,要立即关掉电源开关。不能用湿手或湿布等触及电源插头、插座等。

使用微波炉、烤箱等大功率电器时要按规范操作。比如微波炉不可加热带壳、闭口包装的食物,容易发生爆炸。烤箱定时不能过长、温度避免过高,否则容易烤焦食物。

05 高温要警惕“热出病”

自入伏以来,全国各地都喊热,有些地区更是热出历史新高度!孩子热出来的病,最常见是长痱子,被烈日晒伤的也有不少,更严重些的是中暑,还有热痉挛。

孩子中暑前期会有先兆,比如皮肤起红疹(痱子),头晕胸闷、四肢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日常注意给孩子补水降温,并做好暑防晒防工作,如处理不及时,就会发展为中暑。

孩子轻度中暑可能会出现面色潮红、口渴、头晕、大量出汗、全身乏力、脉搏加速、动作不协调等症状。重度中暑则可能引起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并伴有体温明显升高症状。

06 雷雨天气呆在室内也要当心

大家都知道雷雨天气在户外很危险,在室内相对安全。但在室内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除非你告知孩子做好以下防护:

1. 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电流窜入室,不靠墙、不靠门窗、不立于阳台,坐在房中央最安全。

2. 远离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钢柱等,防止雷电引入。

3. 不穿湿的衣服和湿拖鞋,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设备洗澡。

4. 不看电视不上网,不打电话不使用手机,断开一切可能将雷击引入室内的电源插头。

07 独自在家要防范陌生人上门

尽管我们时常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但事实上,如果坏人要诱拐,没几个娃能守得住“防线”。陌生人来敲门,可能会伪装成送快递、送牛奶、收水电费、检查燃气管道的,也可能冒充亲戚朋友或邻居,很多孩子几乎是“来者不拒”!

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教独自在家的孩子应对呢?

① 如果来者是送东西,可以请他把东西放在门口。

② 如果来者说来收费或检查燃气管道,可以告诉他家长马上回来,请他在门外等一等;

③ 如果来者说是亲人朋友或上门取东西的人,需要跟家长确认一下,否则决不能开门!

结语

正所谓孩子安全无小事,家长责任大于天!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需要从细节处做到位。最关键的是,尽量避免将1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留在家。否则的话,就要给孩子灌输足够的安全知识,消除家中所有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0 阅读:17

莞家妈妈

简介:您的育儿方式决定孩子未来,一起加油,做最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