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平衡定律:拥有越多,麻烦越多;越是平淡,越有福气

舒山有鹿 2025-04-30 11:52:41

01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比如说,拼命去赚钱,得到的,是心心念念的金钱。而失去的,是更加重要的健康。

比如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得到的,是虚名浮利。而失去的,是清静、安稳的人生。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很多人都求完美。问题是,谁都做不到完美。就连上天,也有刮风下雨的时候。

既然不求完美,那求什么呢?只求适可而止。凡事,适度就好。

天道平衡定律:拥有越多,麻烦越多;越是平淡,越有福气。

02

拥有越多,麻烦越多。

一个问题:权势地位、金钱财富、虚名浮利,是不是越多越好?

对于糊涂的人来说,肯定是越多越好。而对于聪明的人来说,适可而止就够了。

西汉初年,在一帮名臣、贤士的辅佐下,刘邦打败项羽,登临九五。

大将军韩信,选择把控军权,不愿意放手;丞相萧何,选择自污,打消刘邦的疑虑; 军师张良,选择归隐山林,不再掺和权谋争斗之事。

刘邦对于韩信,是极度忌惮的,不仅收他兵权,还把他软禁在长安。后期,更是让吕后和萧何,联手杀掉了韩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刘邦对于萧何,虽有忌惮,但看到萧何自污,如此会做人,也就放过了他。萧何一族,也就世代安好、富贵了。

刘邦对于张良,只有敬意,而没有任何的想法。因为张良不求名利,不求地位,也不求权势,只是识相归隐,得以善终。

03

对比汉初三杰的结局,我们可以发现,懂得“少”,才能“足”。

如何理解呢?

韩信不懂“少”的道理,一味求多,不仅军队要多多益善,就连权力也要多多益善。如此,刘邦不整死他,还会整死谁呢?

萧何懂得“少”的道理,但依然困于局中,所以只能自污,故意给刘邦抓住小辫子,打消了刘邦的疑虑。如此,才能保全身家性命。

张良最厉害,不仅懂得“少”,还懂得“退”,知道权力场、名利场的残酷,及时抽身出来。所以,他是汉初三杰里边,结局最好的。

求“少”,并不是消极处世,而是“知足常乐”。有些东西,实在不属于自己,或者风险极大,那就选择放弃。

正如老子所言:“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金银摆满了整间房子,你是守不住的;富贵到骄傲、狂妄,只会招惹来祸患;成功之后,及时退下来,保全自己,才是天道啊。

04

这个世界,是讲天道平衡的。

有所得到,必然对应着有所失去。

很多人都不理解,得到就是得到了,为什么还会失去呢?

还是拿“韩信”举例子。韩信是军中第一人,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是,偏偏就是这军中第一人的身份,惹来了刘邦的猜忌和怀疑。

永远都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张良懂这个道理,所以归隐了。而韩信不懂这个道理,还一味求多,触犯了刘邦的利益,注定韩信只能被刘邦干掉。

拥有的东西越多,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拥有的东西越少,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小。

你是一个大红人,跟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你觉得,什么样的处境更安稳呢?

毫无疑问,普通人的处境更安稳。因为人红是非多,所有人都想整死你。

05

写到最后

曾仕强教授说过,老天爷让你活得平平淡淡,其实是为了保护你。

道理很简单。你平平淡淡,对谁都没有威胁,也没有引人注意,那谁会整你呢?

刘邦会整死韩信,难道刘邦会整死沛县的乡亲吗?不会的。

韩信威胁到刘邦,所以刘邦要整死韩信。而沛县的乡亲,没有威胁到刘邦,只是平平淡淡地生活着,那刘邦对他们,就只有好感。

名利也好,财富也罢,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度就好。

要记得四个字,树大招风。

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文/舒山有鹿

2 阅读:81

舒山有鹿

简介:情感作家,励志达人,你有烦恼,我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