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同志,你身为苏维埃的军官,怎么能够选择懦弱的逃跑?”
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愤怒的拍着桌子对朱可夫怒吼道,这朱可夫呢也是个暴脾气,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退一步,就在这个时候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斯大林身边的侍卫长二话没说,上去就抽了朱可夫两个大巴掌,但谁能想到正是这样的行为救了他一命。
那么为什么这两巴掌能够救了朱可夫?两人又为什么吵架?

实际上通过前期的政治斗争,在二战开始之前,苏联真正有能力的将军的所剩无几。
朱可夫算是能拎的出来的名将之一,而他也在二战当中立下了不世之功。
可以说从一开始苏联是并不想跟德国发生什么冲突,只想闷着头搞自己的事业。
两国也签订了互相不侵犯的条约,但是很快德国就发现了不对劲。
自己在欧洲这边大杀四方,苏联在背后是闷声发大财,当时苏联推出了新一轮的五年计划。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继续放任下去,苏联这只巨熊很可能会对德国发动袭击。
本着先下手为强的态度,加上此时欧洲这一片对于德国来说局势已经稍微明朗一点了,希特勒一把撕毁了两国签署的条约。
立马闪击苏联就开始,当时德军的战斗力说是实际上最强的,应该没人会有什么异议。
装甲师的钢铁洪流冲破了苏联的防线,所到之处苏军伤亡惨重。
而此时德军的目标直指基辅,毕竟此处是苏联工业命脉,一旦被德军握到手里,苏联就会遭遇重大的打击。

而当时的朱可夫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作为一线的指挥官,朱可夫清楚如果在此处和德军缠斗的话只会让苏联的军队遭遇更大的损失。
眼下德军的攻势正猛,并且装备非常先进,应该避其锋芒,先将队伍战略性的撤退到后方,和另一个方向的中央军会师,通过这样的组合来重创德军。
只有保证苏联的兵力,才能在日后的有更好的反攻机会,于是他来到克里姆林宫向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谁知道当他说完后,斯大林一言不发的抽着烟斗,脸色铁青。
朱可夫的内心非常的紧张,斯大林慢慢的开口了:“你的意思是—逃跑?”

朱可夫解释道:“并不是逃跑,只是战略性的撤退。”
斯大林站了起来将烟斗摔在桌子上指着朱可夫的鼻子喊道:“身为苏维埃的军官,你竟然在遇到德军的时候望风而逃,你对得起身上佩戴的勋章吗?”
朱可夫不满的说:“我身上的每一枚勋章都是我靠自己的勇气获得的!”
斯大林更加愤怒的说:“很好,朱可夫同志,我希望苏联的士兵们能够坚守在基辅,至少让德军也看到苏联人的勇气。”
朱可夫说:“这是不合理的,你的决策只会让更多的苏联士兵白白送命。”

两人越吵越激烈,说话也越来越难听,就在两人互不相让的时候,斯大林身边的侍卫长突然冲上前用力的扇了朱可夫两巴掌。
“朱可夫同志!我希望你能注意言辞,你要搞清楚你在和谁说话!”
战役的进行朱可夫被这两声清脆的巴掌打的愣在了当场,同时这两巴掌也打醒了朱可夫。
斯大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整个苏联的领导层谁不知道,脾气暴躁是出了名的。
在这样的时刻斯大林缺人了,可能会重用自己,但是自己也有可能会因为这一冲动的行为死在斯大林的手上。
当年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于是朱可夫立马转变了态度,可是还是被降了职。
然而此事过后不久斯大林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

在德军的攻势下,在基辅坚守的苏军损失惨重,六十多万的苏军被俘虏。
这就是二战史上有名的基辅战役,此战对于整个苏联来说都是一场噩耗。
德军占领基辅之后对此地展开了轰炸,同时将无数的犹太人逮捕枪杀。
如今不仅仅是基辅被占领了,更是损失了无数的士兵,这一战是严重的惨败。
随后斯大林将朱可夫重新调了回来,想必经过这一战斯大林也清楚了朱可夫的实力。
如果当时按照朱可夫的计划,说不定就能够有效的阻挡德军的进入,反而能占据优势。

随后德军一路高歌猛进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苏联的退路越来越少,直到德军即将逼近莫斯科。
斯大林再一次召见了朱可夫,安排他进行二战历史中另一场作为关键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座以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注定了他的不平凡,如果这个地方丢了,那苏联可能真的就要亡了。
斯大林的内心非常忐忑,但是朱可夫却非常坚定的说:“我能守住这里。”

接下来就是一场激战,时间也慢慢的来到了冬天,可以说这个寒冷的气候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苏军。
再加上此时的苏军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只有战斗和死亡。
而这场战争也被认为是二战当中最为惨烈的一战,士兵的生命是按照天来计算,没人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明天。
最终凭借着顽强的意志,苏联军队成功的打赢了这一战,此后的时间里苏联逐渐掌握了主动权,最终打进了柏林,德军宣布投降。
参考资料
朱可夫. 朱可夫元帅回忆录[M]. 徐锦栋,思齐等.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2: 1-50.
金史海. 朱可夫全传[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4: 300-301.
朱可夫. 朱可夫元帅回忆录[M]. 徐锦栋,思齐等.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2: 译者的话.
朱可夫. 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 [2023-08-14].
朱可夫. 朱可夫元帅回忆录[M]. 徐锦栋,思齐等.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2: 54-104.
金史海. 朱可夫全传[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4: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