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妃产下一女,65岁乾隆下旨重赏,却派太监送去两根绿油油的黄瓜

以冬说历史 2025-02-23 04:57:2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乾隆六十五岁那年,宫里传出一个大喜讯——惇妃生了个女儿。

这事儿并不寻常,因为自从前一个孩子出生,宫里已经九年没添过丁了。

更何况,乾隆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再得一个小公主,心里别提多高兴。

于是,他当着众人的面许诺,要重赏惇妃。

可谁也没想到,这“重赏”竟是一道圣旨加上两根绿油油的黄瓜。

宫里的人面面相觑,惇妃本人也愣了一下,但随即露出欣喜的神色,仿佛得到了什么绝世珍宝。

这可不是一般的兴奋,而是发自内心的激动。

毕竟在那个年代,黄瓜可不是随便就能吃到的,尤其是在北方的紫禁城里,简直是稀罕物。

然而,宫里的赏赐从来不是单纯的奖励,每一份恩宠背后,都藏着无法预料的风暴。

惇妃的好日子,似乎也到了尽头。

乾隆对这个小女儿宠爱得不得了,甚至连太后都对她疼爱有加。

母凭子贵,惇妃的地位水涨船高,可这份宠爱也让她的脾气越来越大。

平日里对宫女太监颐指气使,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

可在后宫里,再怎么嚣张跋扈,终究要看皇帝的脸色行事。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781年11月7日。

这一天,乾隆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太监匆匆来报,说惇妃身边的侍女锦云突然暴毙。

乾隆一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立刻赶往翊坤宫。

等他到的时候,锦云已经没了气息,宫里上下都跪在地上,不敢吭声。

乾隆看了惇妃一眼,沉声问道:“好端端的人,怎么就死了?”

惇妃低着头,声音有些发颤:“昨日犯了错,贵根小惩了一下……谁知……”

这话还没说完,乾隆已经明白了几分。

他转头看向太监贵根,冷冷开口:“你来说。”

贵根吓得连连磕头,不敢隐瞒,老老实实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锦云前一天端茶时,手一抖,茶水洒到了惇妃的裙子上。

惇妃大怒,让太监狠狠责罚。

宫女跪地求饶,可惇妃气头上根本不听,直接让人打板子。

每当太监停手,她就催促“继续”,直到锦云被拖回去,第二天一早,就没了呼吸。

乾隆听完,脸色铁青。

他一直知道惇妃脾气不好,可没想到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这下,必须处理。

按照清朝律例,妃子打死宫女,理应被废去名号,永远不得恢复。

然而,惇妃跪在地上哭诉,求乾隆看在她生下十公主的份上,网开一面。

乾隆沉默了。

他叫来了和珅,让他当场背律例。

和珅倒是聪明人,知道皇帝的为难,先是背了一遍律法,又提出了几个替代方案,比如让惇妃赔银子,或者让太监顶罪。

乾隆沉思片刻,最终决定降惇妃为嫔,以示惩戒,其他涉事太监也一并受到处罚。

这个决定,说轻也不轻,说重也不重。

惇妃虽然失去了妃位,但好歹还留在宫里,没被赶出去。

更重要的是,两年后,乾隆还是把她的位分给恢复了。

可惇妃并未因此收敛,依旧我行我素,仗着女儿得宠,肆意妄为。

然而,乾隆的宠爱并非无底线。

随着时间推移,他对惇妃越来越冷淡,到了1796年,甚至因为她一次未能及时请安,就扣除了她整年的银两。

那时候的惇妃,已经从当年那个耀武扬威的宠妃,变成了一个逐渐被遗忘的女人。

乾隆去世后,嘉庆登基,对她也没什么好脸色,她在宫中日渐凄凉,直到1806年孤独去世。

有人说,惇妃的一生,是大起大落的典型。

她曾经风光无限,却因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方式,把自己推向了深渊。

她的宠爱来自女儿,但她的失宠,也因女儿而起。

后宫的世界,终究是一个没有绝对赢家的战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