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一场代号为“联合利剑-2024B”的军事演习迅速打响。这场演习从拂晓开始,短短一天内,中国人民我军东部战区的陆海空火箭军部队以及海警部队,从四面八方对台湾本岛展开了全面封锁和打击行动。整个过程如同利剑出鞘,锐不可当。
此次演习的力度和速度可以说让台岛政客彻底清醒。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曾公开表示,台湾依靠漂亮国的保护,绝不会孤军奋战。然而,这场“闪电式”的军事演习却给赖清德当头一棒:漂亮国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台湾进行有效支援,而演习的实际效果,更让台湾死守待援的希望瞬间崩塌。那么这场演习是靠什么实现这种效果的呢?
要港封控:台湾经济的软肋演习中的“要港封控”科目,成为本次行动的核心。为什么要港封控这么重要?这个问题还得从台湾的经济结构说起。作为孤悬海外的岛屿,台湾的天然资源少得可怜,几乎完全依赖外界的供给和贸易。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台湾的进出口占GDP的比重分别高达61%和69%,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再往深了看,台湾的能源、粮食等核心物资也高度依赖进口,其中,能源依赖程度高达97%,粮食依赖程度则接近70%。这样的结构,简直是自带弱点,稍微封锁一下港口,台湾社会很快就会陷入瘫痪。要知道,台湾本岛的煤炭、天然气储备也只够两个月发电用,原油储备和粮食储备也只能撑上六个月。万一对港口实施长期封锁,台湾不仅经济会瞬间崩溃,社会秩序恐怕也会跟着一起崩解。想象一下,电力供应不足,粮食断供,台北的灯光会逐渐熄灭,士林夜市的小吃也会不见踪影,整个台湾社会将在绝望中走向混乱。
实际上此次演习不仅动用了我军陆海空火箭军部队,还首次大规模引入了海警部队。这一安排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台湾问题一直被境外势力企图国际化,尤其是漂亮国,频繁干涉台海局势。然而,中国国内有法律依据,《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通过海警部队的执法巡航,直接宣告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试图打破那些国际化的图谋。根据演习安排,海警部队的任务是在台湾周边海域实施巡航,阻止任何试图进入禁航区的船只,同时对那些试图逃离台湾的船只进行登临检查。这种“军警协同”的双重管控格局,意味着在战时,中国不仅会以强大的海军力量震慑敌方,还会通过海警力量实施严密的海域执法。特别是海警部队的执法巡航,实际上是一种“法律封锁”,它在军事封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对台湾问题进行控制。
最让人瞩目的,是这场演习仅持续一天就结束了。东部战区在一天内迅速完成了多科目、多兵种的联合演练,兵贵神速的战术设计令人叹为观止。演习中,我军通过海空火力准备,首先打击台军重要的作战节点和通讯枢纽,然后迅速将台岛包围,封锁港口。这种速度和精准打击的效果,充分展现了我军在台海地区的战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