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都知道,俄乌这场冲突已经打了两年多,虽然打得天翻地覆,可双方的局面却始终没什么太大变化。尤其是乌克兰,原本在西方国家的支援下,信心满满地展开了所谓的“反攻”。结果呢?反攻半天,泥泞不堪的战场、俄军密布的雷区,让乌克兰举步维艰,战局陷入了僵局。这下好了,乌克兰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而在国内外都开始摇摆不定。
不过最近乌克兰却到处说停战时间定了,背后乌克兰为何着急着要先停火呢?
乌克兰的反攻:雄心壮志,却被现实打脸2023年6月,乌克兰可算是鼓足了劲儿,准备给俄罗斯来个“釜底抽薪”的大反攻。之前,乌克兰在漂亮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下,装备了不少先进武器,眼看着西方援助不断,乌克兰领导层的信心也是直线上升。可是,光有装备不够,战场上的复杂程度远超预期。俄军早已做好防御准备,尤其是那些雷区,简直像个“地雷海”,乌克兰军队一旦进攻,没几步就得停下。战事进展缓慢,乌克兰原本计划的快速反攻被彻底打乱。与此同时,乌克兰内部的矛盾也浮出水面。传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军方总司令扎卢日尼之间的不和愈演愈烈。据说,这位总司令对外透露“战况陷入胶着”的消息,惹得泽连斯基非常不满,甚至开除了军中的高级军医。这可不是表面上的人事变动那么简单,它背后折射出乌克兰国内的战争信心正在逐步动摇。这还不算完,乌克兰的反攻之所以受阻,不光是俄军防守得严密,还因为西方的武器援助速度开始跟不上了。
问题的答案其实不难找,乌克兰这边反攻不力,欧美内部的分歧也在加大。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匈牙利。这国家在欧盟里一直是个“异类”,人家别的国家忙着制裁大毛,纷纷支持乌克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却不愿意跟风。为什么呢?主要是经济利益上不划算。
其实,不光是匈牙利,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也在慢慢改变对乌克兰的态度。先说漂亮国,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即将到来,特朗普更是直接放话:“如果我当选,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这话虽然听着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一个现实问题——美国急着在其他地方开辟战场,已经无暇顾及乌克兰了。最近,中东的以色列和哈马斯冲突愈演愈烈,全球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过去,乌克兰在漂亮国眼中,已经不再是唯一焦点。欧洲这边,虽然各国没有像特朗普那样直接表态,但也有不少声音在慢慢浮现。北约的一位高官延森就曾说过,乌克兰未来可能需要割让部分领土才能实现和平。虽然他后来赶紧为自己这番话道歉,但不难看出,欧洲内部对乌克兰继续战斗的决心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坚定了。
从乌克兰的角度来看,妥协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选择。泽连斯基政府一直强调不会割让任何领土,而北约的延森提出“可能割让领土”的建议,立刻遭到了乌克兰政府的强烈反对。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波多利亚克直言,这种做法无异于让乌克兰的民主彻底失败,还可能鼓励更多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