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是一局不能出差错的棋局,下棋讲究走一步,看十步,而我们的复兴之局,是一步看整局成败,每一步的背后都有难以言喻的凶险在其中。
而与我们对弈的美国,自然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剖析我们所走的每一步,曾经美国智库,就针对该情况,分析出了我们棋局的方方面面.....
一、“农村包围城市”
农村包围城市,想必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毛主席提出来的,针对国民党的战略走向,当年的我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在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下绝地重生。
但这份战略可不止,能用在了国民党身上,对美国佬也是如此,“农村”是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一众小国,“城市”自然是一众西方发达国家。
只不过这次的农村包围城市,远比国共之争还要久,毕竟国共两党再怎么样都是内战,说同一种语言,一样的文化习惯。
而这场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包围城市,则要兼顾文化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等等,完全不一样的人群。

如此一对比,难度提升了不止一个量级,哪怕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利益足够,第三世界以及一众可争取的国家,都是向着中国靠拢的。
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小国家很多时候,民众也是无法忽视的点,当他们的民众,在西方国家的鬼蜮操作下,被忽悠成反华恨华的情况下,他们的国家政府也是很难在民情激愤的状态下,继续与我们交好。
总的来说,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包围”西方国家的历程,时间跨度远远大于我党包围国民党的时间跨度,从建国到现在,虽有成效,但“城市”的回击,也不可谓不犀利。
最熟悉的就是我们知道的“中国威胁论”,还有说我们是“帝国主义”的,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倒打一耙朝我们泼脏水,再给自己裱上自由世界领袖的标签,然后又大肆宣传“自由民主”的好处。

如此的操作,让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及其他可争取的国家,对华怀疑恐惧,但这样也算好情况了,毕竟中国对他国是好是坏,我们清楚得很,谣言脏水,改变不了我们坚定冲破西方国家话语权的决心。
可总有不少的国家自废武功,真学了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这一学就是几十年的一蹶不振,比如叙利亚,长期的内乱,让国家机关所执行的职能收效甚微,特别是最后一个总统,被“民众”赶走后,叙利亚的黑暗时代又一次来临了。
尽管有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但中国在这场“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中是占优势的。
有不少的第三世界国家,是一直紧跟中国脚步的,像卢旺达、坦桑尼亚,甚至于欧盟与中国交好。

或许有人说交好有什么用,翻脸还不是很容易的事,诶,这么想就不对了,恶感是较比好感来得快,但这“恶感”有多少是真的恶感呢?我想是没多少的。
毕竟现如今的美国已经越来越向纸老虎靠拢了,这种强压他国对华厌恶的假象,还能持续多久呢?
小国因大国压迫,对华发表负面言论,只要不涉及我国红线,一般来说,我国都会一笑了之,包括群众也是如此,小国的艰难,我们还是知晓的。
只要后面老老实实地跟着我们的脚步走,不乱踩红线,些许的言语,我们都不会过于计较的,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气度,也是大国人民应有的气度。
融入“农村”
想要争取“当地老乡(第三世界国家)”的信任,最好的办法往往是融入进去,让我们也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
1974年2月22日,在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中,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第三世界要富。
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三天后,会见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布迈丁时,毛泽东再次强调“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因为政治、经济、各方面,中国不能跟富国、大国比,只能跟一些比较穷的国家在一起”。

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不仅突出了美苏两个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同世界反霸力量的矛盾,强调在世界反霸斗争中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作用,以及联合第二世界国家和利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矛盾的重要意义。
而且明确了中国自身的地位,强调中国属于第三世界,要团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争取第二世界国家,结成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为反对超级大国的侵略、控制和压迫,争取世界和平而斗争。
当然,现如今中国强大富足,在许多国家看来,与第三世界国家完全沾不上边(除开人口),就连有些第三世界国家也是这么想的,如此又谈何融入第三世界国家这个“农村”呢?

其实融入并不是我们完全成为第三世界国家,而是让第三世界国家认同我们,认同我们与第三世界国家是同一阵营的。
但这个认同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不菲的经济成本,对第三世界国家优待等,一系列友善举动。
好在这些举动,是我国一直不变的政策,除开那些不想跟着老中走的,以及白嫖的,其他正常的第三世界国家与我们一直打得很火热。
再加之老中的“一带一路”政策,还有在国际舞台到处“救火”的友好形象,不管是他属于国际上哪个梯队的国家,都在朝着老中靠拢,对中友善。
美国一众西方国家所打造的中国威胁论和“帝国主义中国”的形象,在老中这样的操作下不攻自破,未来是属于全世界的,而不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在时间的冲刷下,他们终将消亡。

历史发展的进程,永远不会止步,但指导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思想观点,仍在流动的历史长河中闪烁光芒。
1984年5月,小平同志在阐述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点时强调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中国现在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
三、走向富足
当第三世界国家成功与我们站到一起后,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做的,就是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走向富足,摆脱贫穷。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度发展,不但参与国越来越多,造就的经济增长也不在少数,虽说有着全球经济萎缩的情况下,但“一带一路”就是经济萎缩最好的解药。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超过23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深化了同各国间的合作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量只会多不会少,而且会变得更加牢靠,毕竟世界各国共谋发展,且有所进展,怎么会放弃呢?
像最近的中越、中缅、中老等合作建设项目,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带一路”新闻,而这只是“一带一路”开通实践十多年来的其中一小部分。

制造业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中,流向制造业的份额占39%,汽车、精密仪器、通信设备、电子器件、医疗器械等制造业产能合作不断深化。
在农业产业合作领域,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额达到1394亿美元,通过农技专家派遣、召开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等形式推广示范1500余项先进农业技术,为全球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服务业领域,金融服务、商贸旅游、医药卫生、文化教育等多个行业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国际组织务实合作的重点方向。
其中银行保险机构不断优化调整境外机构布局,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区域金融服务网络,致力于为共建国家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

中国从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双向发力,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在对外投资方面,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2013—2023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均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
2013年至2023年10月,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
在吸引外资方面,中国高质量引进外商投资,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华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13649家,增长82.7%。
十多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深度参与中国市场,至2023年年底已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新设立的企业数量接近6.7万家。
对外承包工程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重点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提升。
2015—2023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签和完成的承包工程合同额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增长幅度超过两倍。

2023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到227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20.5亿美元,彰显了中国企业的强大实力和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的趋势。
这么多的建设合作项目以及人才帮扶,对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及对中正常的国家来说,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国家基建得到了建设,人才又得到了增长,经济也随着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不断地发展,参与了“一带一路”,是这些国家做得非常正确的一个决定。
大家一起互惠互利,你帮我,我帮你,走向富足不是梦,过去任人宰割,无人帮扶的情况,正在减少,当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参与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世界上就没有贫困的国家。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进展分析与趋势展望
《开发研究》2025年第1期13-24
2.“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提出50周年
《中国档案》2024年第3期14-15
3.美国在第三世界涉华宣传的缘起和发展(1949—1969)
《世界历史》2023年第2期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