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抛出一个新想法:中俄再修一条新管道,俄天然气就能扩大输华

见桅知著 2025-04-23 10:45:47

中方对俄罗斯提出一个新想法:经哈萨克斯坦输华天然气不现实,俄方若想扩大对华输气规模,得再修一条新管道。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近日,在参加欧亚石油天然气论坛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表示,目前俄罗斯天然气经哈萨克斯坦管道对华输送是不现实的。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

理由也很简单,哈萨克斯坦的油气管道,同时运输着土库曼斯坦、中国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地区开采的天然气,这条线路已经满载。

基于这一现实,张汉晖大使指出,要想沿着这条线路从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那就得再修一条新管道。

去年12月,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就透露称,俄方已启动经过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预计这条线路的年输送量可达450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方面也表态将全力支持该项目。

当前,处于对能源安全和能源贸易的多重考虑,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已经逐渐迈入顶峰阶段,受制于俄乌战争的影响,欧洲国家对俄能源脱钩已是板上钉钉,俄罗斯因欧洲市场萎缩,急需扩大对华出口。

而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在逐年上升,3年前俄罗斯已经超越沙特成为我国最大的能源供应伙伴,中国进口天然气约40%来自俄罗斯,尽管我国仍然坚持多元化的能源贸易道路,避免依赖单一国家。

中俄能源合作

但无可否认的是,俄罗斯就是目前我国最可以信赖的能源伙伴,可以预见的是,中俄能源合作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因此扩建扩容中俄油气输送通道势在必行。

但是具体到落实上,很多问题尚需解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成本上,中俄之间漫长的输送距离,对成本控制考验重重。

目前中俄之间的主要油气输送路线还是去年贯通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方称“西伯利亚力量1号”,该管道年输气量380亿立方米,从俄罗斯科维克金气田经黑龙江入境中国,主要供应长三角地区。

至于经过哈萨克斯坦的这条线路,也就是俄方目前规划的450亿立方米的这条线路,按计划该管线中的350亿立方米天然气都将供应给中国,现在的问题就集中于这条线路上。

这条线路实质上就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目前该线路的一二三线总输送量达550亿立方米,俄方还要在这基础上再刨出一条450亿立方米的线路来,显然是不太可能。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俄罗斯总统普京

特别是在成本上,俄方现在具体投入不清晰,项目具体何时开始修建也没有预期。

而哈萨克斯坦方面,则要求中方承担部分建设费用,且需预留100亿立方米供其国内使用,这可能压缩我国实际收益。

此外,哈俄之间也是剪不断理还乱,俄乌战争初期,哈俄之间围绕对欧能源输送起过争执,这一年来俄哈关系缓和,但长期合作稳定性存疑,俄罗斯过去对中吉乌铁路的过度关注态度,也让中亚国家颇有一些想法。

所以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能源管道的新线路,还有待商榷。目前可能或在规划中的线路,主要有以下几条:

首先就是一直在讨论的蒙古国线路,也就是计划中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路,这条线路原先是收益最大、风险最低的一条。

普京和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但是现在蒙古国政治局势复杂,外交层面在不断寻求“第三邻国”,和美国拉近距离,再加上价格问题还未谈妥,也使得“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迟迟未能落地。

其次是中俄远东线,2023年的时候,俄方批准了通过“远东线”对华输气的协议,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至黑龙江虎林市,但输气能力有限,仅有100亿立方米左右。

也有声音质疑为什么非要绕行第三国,既然俄罗斯西部油气资源丰富,何不直接从中俄边境走,通过阿尔泰山脉建设管道?

这条线路省事是省事了,但是修建难度可以说相当大,因此现阶段基本不做考虑。

中俄关系

总之,我国现在对能源合作的基本态度仍然非常慎重,既要兼顾地缘稳定性与经济可行性,又要尽量维持当前与周边伙伴的合作关系,中俄的能源合作既要经济实惠,又要有带动性,接下来的合作,路还很长,可以循序渐进。

0 阅读:55

见桅知著

简介:优质国际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