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吹美国离不开中国商品,这些潜伏在我国的美国货,你知道几个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4-12 11:48:41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出来之后,中美就像两个小孩,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拳。

令美国政客没想到的是,与美国超市的疯抢断货不同,咱中国老百姓好像没受到什么影响,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但其实,美国商品早在我们没留意的时候,蛰伏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中国市场的 “隐形美国货”

宝洁公司是美国的一家日用消费品公司,这么说您可能不了解。

但我要是直接上图,您就明白了!

宝洁公司,旗下的潘婷、飘柔、海飞丝等洗发水,占据了中国洗发水市场近一半的份额。

售价1800多元的SK-II 的 “神仙水” 每年销售额能超过 80 亿元。

美国强生公司收购了大宝后,在婴幼儿护理产品领域全面布局,从高端到大众市场都有覆盖,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62%。

在食品和快消品领域,美国资本的影响也不小。

2004 年,美国百威英博公司收购了哈尔滨啤酒,现在哈尔滨啤酒年销量超过 500 万千升。

大家熟悉的金龙鱼食用油,背后的控股公司是新加坡益海嘉里。

但实际控制它的是美国 ADM 公司,金龙鱼在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占有率为 38%。

还有双汇,美国高盛控股 60%,在我国肉制品市场占据了 25% 的份额。

这些美国品牌大多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比如宝洁在华有 37 个生产基地,90% 的原料都在本地采购。

所以这次关税提升对它们的影响不大,成本增加不到 5%。

但那些依赖从美国进口原料或产品的企业就不一样了。

由于关税增加,高端化妆品的原料成本上升了 15%-20%,雅诗兰黛、兰蔻等品牌已经开始涨价。

苹果手机因为被加征了 104% 的关税,在美国的售价暴涨 350 美元,即便库克紧急包机囤货,也难以解决供应链方面的问题。

美国国内正在遭受反噬

美国国内,现在正尝到自己搞关税战的苦头。

沃尔玛卖的 T 恤价格比原来贵了一倍,每个家庭每年平均得多花 2300 美元。

很多乡村医院因为药品供应不足撑不下去了,仅德克萨斯州就有 37 家医院关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提醒,如果关税战一直持续,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会比原来预计的降低 1.2 个百分点,造成的经济损失能达到 1.2 万亿美元。

全球的产业链也在跟着变化。

苹果公司把 15% 的生产能力搬到了印度,但遇到了管理混乱、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

三星之前关了中国天津的工厂,结果在越南又被当地征收 46% 的关税,没办法,只好把 80% 的订单又转回中国生产。

相反,中国和 RCEP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 21%,和巴西的大豆贸易量也比之前翻了一倍,通过区域合作减轻了一些关税战带来的压力。

其他国家也开始反制美国。欧盟对美国的钢铝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加拿大也对美国汽车征收同样比例的关税。

巴西、印度等 78 个国家一起签署了反对保护主义的声明。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比如沙特卖石油可以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和日本也在大量抛售美国国债,美元的信誉正面临严重危机。

中国破局

面对贸易战带来的挑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实在的应对办法。短期反制措施很直接。对美国的大豆、汽车、液化天然气等 106 种产品加征 84% 的关税,这直接影响了美国企业在华 430 亿美元的收入。

国家还拿出 2000 亿元投入到集成电路产业,华为的鸿蒙系统已经在 5 亿台设备上使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的速度明显加快。

长期策略注重依靠国内市场和全球合作。

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2024 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8.2%,国产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67%。

中欧班列全年开行超过 1.8 万列,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增长了 35%,“一带一路” 合作让全球贸易格局逐渐发生变化。

在全球合作上寻找新突破口。积极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并主导相关谈判。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比之前增长 120%,光伏组件在全球市场占比达到 85%,中国正通过绿色能源发展开辟新的竞争领域。

结语

这场关税战本质上是大国之间的博弈,但全球产业链紧密融合的趋势不会改变。

中国正以打破困局的姿态,在危机中寻找新机会 —— 当美国不断用关税打压时,中国已经在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建立了新的优势,为全球经济稳定注入了确定性。

信息来源:

0 阅读:22

鲁滨逊每日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