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推荐几部影视作品,分别是大尺度美剧1、《斯巴达克斯》,2、《罗马》,3、世界顶级禁~片《罗马帝国(艳)情史》,以及经典的好莱坞巨制,奥斯卡获奖作品《角斗士》。
不可否认,这四部影视作品都是我很喜欢的,甚至是最喜欢的几部罗马史诗级影视作品。因为第3部被禁,所以很多违禁词,今天就不过分赘述这部的作品名,以第三部代替。
其实很久以来,我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不深,看了《斯巴达克斯》才逐渐有一些兴趣去了解一下。
今天就简单说一下这几部作品的一个关系,其实都和历史有关,就像我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说我喜欢写作,那一定要了解历史。当时没当回事,现在看,历史才是最有意思的东西。就像《斯巴达克斯》中那段历史。
很多人都说共和制好,避免了独裁,可是罗马历史真切告诉你,共和体制如何崩溃,到了必须实行独裁的阶段了。
斯巴达克斯起义无疑促进了这个历史转变的进程,如果没有斯巴达克斯起义,罗马三巨头不会凭空出现。正是因为出现了三巨头,才有了后来克拉苏死后恺撒和庞培的决战,最后恺撒独裁。
这段历史很精彩,一旦恺撒想要封神,很多支持共和体制的人马上站出来反对,无法用语言去表达,那就利用武器,要知道刺杀恺撒的布鲁图斯可是被恺撒看作自己的儿子一般,在美剧《罗马》中,布鲁图斯的母亲还是恺撒的情妇,说明两个人的关系很好。
所以,恺撒被杀的时候,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据说临死前,恺撒拉着布鲁图斯说:你也在啊,我的孩子。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政治残酷的一面。
布鲁图斯杀死恺撒后,到罗马街头大肆庆祝,想要得到民众的支持,谁知道没有得到任何欢呼,反而是质疑的眼光。倒是安东尼振臂一呼,诛杀布鲁图斯的战役拉响了。
《斯巴达克斯》一二季讲述了斯巴达克斯起义的前期过程,由弱转强,而第三季则讲述,斯巴达克斯起义由强转衰直至灭亡的过程。
第三季克拉苏和恺撒都有出场,当时的恺撒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纨绔子弟,可是到了《罗马》中,就成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得不说塞伦希德饰演的恺撒还是很有风度的,哪怕是最后被杀的时候,那种绝望的眼神,以及最后时刻用自己的衣服盖住自己的面部的细节动作,都很到位。
到了第三部影视作品,和《罗马》的关系就是一个传承的关系,恺撒死后,屋大维继承衣钵,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管罗马,当然这个过程不轻松。不过他统治罗马四十年,打下了很深的根基。
他传位给自己的样子提比略,而提比略死后,没有选定继承人,元老院以及军队推举卡里古拉接任。这个卡里古拉就是第三部影视作品的男主,生性暴戾,残忍。那部影视作品可以窥探卡里古拉的生活作风,完全是倒行逆施。
不过为什么罗马帝国没有三世而亡,反而继续维持相对和平200年呢?主要原因就是卡里古拉在位时间短,屋大维的执政方略深入人心。
卡里古拉被自己的近卫军杀死,也算是恶有恶报了。
那最后一部影视作品《角斗士》就是更晚一些的历史故事,不过也是罗马历史上最让人扼腕的一段历史。初中历史书上提到过一本哲学说,叫做《沉思录》,大家应该知道。那是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个马可奥勒留就是《角斗士》中被儿子杀死的那个皇帝。
这个传承很有意思,罗马皇帝不是世袭制,继承人都是从优秀者里面选出来的,被上一任皇帝选中,然后培养。
虽然奥勒留写出了经典的《沉思录》,可是他在于继承人这里就有些不够沉思,让自己儿子当皇帝,那是好事情吗?未必,要是他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儿子三十多岁就死了,还是死于谋杀,他会后悔吗?
真正的历史上,康茂德是不是真的弑父不好说,毕竟奥勒留就是在外远征的时候病死的,不是无疾而终,这事儿就不好说清楚。
另外,康茂德真的是喜欢当角斗士,可是他还真不是被马克西姆斯杀死的,而是中毒而死。影视作品为了吸引大家的关注,总是会做出一些夸张的描述。
行吧,该去接孩子了,今天就写这些吧,四部影视作品都很经典,大家可以找来看一下。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