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粉丝赵群香投稿的故事:
女儿费尽心思考上的医生编制,才工作3年,就决心要辞职,我和老伴儿怎么劝她也不听。有编制的医生岗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她却不珍惜。
我今年51岁,家住四线小县城。
在我们县城,有三大“铁饭碗”岗位:医生、教师、公务员。只要谁家有晚辈考上这三个岗位编制的,那是顶顶有面子的大喜事儿。
女儿晨晨大学毕业后,在家埋头苦读,死磕书本一整年,终于顺利考上了县城医院的医生编制,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给全家争了光,我和他爸高兴的一晚上没睡着觉。
没想到,工作了才3年,突然有一天晨晨告诉我们,她决心要辞职了。
女儿第一份工作的失败经历,让她决心回县城考医院编制我们夫妻俩个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在县城做点小生意,每天早出晚归。虽没有大富大贵,但维持温饱也够了。
唯一觉得亏欠的是女儿晨晨,从小到大,作父母的都没多少时间陪伴她。
晨晨从小就乖巧听话,这一点让我俩很欣慰。学习上,我和老公忙着养家糊口,一没时间,二也不认得几个字,所以完全帮不上忙,都是靠晨晨自己的努力。
每天放学回家,晨晨第一件事就是坐桌子前写作业,写完作业后才出去玩。
这个好的学习习惯,晨晨坚持了10年,非常争气考上重点高中,高考考上了一本的医科大学,圆了自己治病救人的医生梦。
作为父母,我们感到欣慰的同时,也非常自豪:如此争气的姑娘,是我家的。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4年的大学时光匆匆过去,晨晨拿到了毕业证,跨进了社会的大门。
初入社会,晨晨通过校招成功应聘到了一家民办医院。作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晨晨没有因为是民办医院而轻视,打算稳扎稳打的工作,积累临床经验,同时补充专业知识,为了以后能有更多的选择。
出人意料是,打败理想的永远是赤裸裸的现实。
上班1年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让晨晨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 工资不稳定,福利待遇差
医生的工资被拆分为基本工资+绩效提成,基本工资很低,想要拿到高工资,要靠更多的手术量,还有开出的药品量。疫情期间,来看病的人很少,医院的一个资深医生的收入减少了60%。
像晨晨一样的助理医生,每个月拿到手的钱,除了付房租水电等日常生活费用,几乎存不到钱,有时候还需要父母补贴。
有人会说,刚进医院的小医生工资低很正常,但福利待遇差,是真的很难接受。
晨晨一个公立医院上班的同学,医院给缴纳6险2金外,还有住房补贴等待遇,而她们医院只给缴纳最低标准的社保,其他的都没有。
● 工作压力大,很难坚持
相对于公立医院,民办医院不仅要求专业水平要高,还要求服务态度要好,来看病的病人对医生的诊断信任度却相对较低,导致医生的工作压力很大。
一次医院妇科的医生,给一个病人开了某一项情况筛查的单子,被病人质疑“乱开检查”,医生解释这个检查很有必要,病人依旧不满,投诉到医院领导那,为了避免影响过大,最后这个医生被领导下了处分。
● 职业发展受限,人员流动大
晨晨医院的一个工作6年的医生,想要晋升职称,但是医院没有纳入职称评审的体系里面,提供不了医生晋升的硬性条件,只能自己通过第三方申请,流程很复杂还不容易成功。
影响了很多医生的职业发展,导致了医院一些优秀的医生不得不选择离开,谋求更好的发展。
面对以上的情况,晨晨觉得很迷茫,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工作,决定回老家考医院的编制。
女儿费尽心思考上了医院编制,3年后,却执意要辞职回家后,晨晨开始关起门白天黑夜的看书,不社交,也不出门。熬了一整年,女儿挂着两个黑眼圈去考试,回来后,抱头睡了两天才出房间门。
顺利被录取的通知下来时,女儿正在床上躺平。看到录取的信息,她顾不上穿鞋,跑下楼抱着我,哭的一塌糊涂。我抱着比我还高的闺女,眼泪止不住的流:还好,皇天不负苦心人,一年的辛苦没白费,晨晨挤破了头终于端上了“铁饭碗”。
原以为晨晨可以就这样,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过几年找个门当户对的男生,结婚生子,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
可是,太过美好的梦,往往很快就会被叫醒。
突然有一天,女儿在吃晚饭的时候告诉我们,她决定辞职了。我们一听,一起放下了手里的筷子,我抬头问女儿:工作干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辞职?
晨晨给出的理由,让我们陷入了沉默。
● 四线小县城,医疗设施陈旧
县城医院,资金很有限,医院的办公环境很差。
总共就三层高的小楼,几十个医生在里面办公,门是木头门,一点不隔音,隔壁医生说话,每个字都能听得很清楚。而且中午,连午休的地方都没有。
医疗设施也陈旧。很多设备都是大医院替换下来的,就拿B超机来说,图像都看不太清楚,更别提核磁之类的先进设备了。
● 高水平前辈少,人才流失严重
医院里有水平的前辈很少。就那么三个医术还不错的,年纪最小的都60岁了。
他们因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平时除了看诊,也没啥多余的精力教年轻人。所以,很多年轻人在医院干不过三五年,就都走了,因为看不到前途,也提升不了专业技能。
●工资待遇一般,提升无望
四线小县城医院,工资待遇和大城市的医生相比,差太多了。
晨晨的一个同学,在大城市医院工作,每个月能拿1.5万,还不包括一些绩效奖金之类的待遇。
而晨晨的工资,一个月撑死了不过8千,平常一般只有6千多,实在是太少了,这样的落差,让她心里有点接受不了。
她想去大城市医院工作,闯出自己一片天。
我和老公听完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好不容易挤破头考上的编制,工作才3年就要辞职,别人眼里的“铁饭碗”,她却不珍惜。
作为父母虽然不赞同,但是也不想因为自己阻挡了孩子的路,思前想后也就算了,毕竟年轻人的路要靠她自己走。
女儿辞去医生编制后,如今我们全家都开心不起来辞去县城医院的工作后,晨晨独自一人去了大城市,想要寻找更大的发展平台。
但是,大城市的公立医院门槛太高了。招聘的要求上,最低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还不包括关于临床经验,发表的学术论文之类的要求。
当时,晨晨毕业后想尽早工作,就没有继续深造考研。只有本科学历的她,连报名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结果晨晨找了三个月的工作,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于是,她瞒着我们,在一家社区医院里上班了,但仍然被我们知道了。
社区医院虽然是小医院,但是人一点也不比大医院人少,周边小区的人有个小病小痛,都要来社区医院看过才放心。
又忙又累,工资还低,还不如当时县城的工作。
我控制不住的担忧起晨晨的未来,好不容易考上的编制工作辞了,以后的路到底要怎么走呢?
是继续找其他的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考个研究生,再去考公立医院?又或者重新考回县城医院的编制?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过来人有好的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