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家用净饮机因“即热即饮”“水质净化”等功能成为热门家电。但消费者在选购后是否真的能喝到“安全水”?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15款主流净饮机进行深度评测,发现部分产品关键净化指标未达国家标准,而反渗透机型在综合表现中较胜一筹。

评测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水质净化性能展开。结果发现,一款活性炭机型与一款超滤机型在去除三氯甲烷方面的表现低于国家标准要求。三氯甲烷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长期摄入可能对肝脏及神经系统造成伤害。相比之下,反渗透机型表现稳定,5款产品在重金属、高锰酸盐等多种有害物质的净化率均较高,为用户的饮水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图源上海市消保委《申评测实用宝典(家用电器篇)》
据上海家电网了解,目前市售净饮机主要采用活性炭、超滤、反渗透三种过滤技术。活性炭过滤技术能够吸附水中的异味和部分有机物,但由于其过滤精度较低,需要频繁更换滤芯才能保证过滤效果;超滤技术可有效拦截细菌和大分子污染物,但对于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小分子物质的过滤效果有限;而在这三种技术中,反渗透(RO)技术的过滤精度最高,可达0.0001微米,几乎能够去除水中的所有杂质,包括病毒和重金属。不过,反渗透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且滤芯成本相对较高。
在即热性能方面,15款参与评测的机型均宣称具备“秒出热水”的功能,但实际表现却参差不齐。其中,九阳、A.O.史密斯等品牌的储热式机型表现较为优异,从启动到流出90℃热水仅需约4秒。而部分台式机型单次出水量较少,不足0.5升,更适合泡茶、冲奶等对水量需求较小的场景;相比之下,厨下式机型的出水速度更快,每分钟出水量超过1.6升,更能满足煲汤、洗菜等大用水量的需求。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综合考虑。

图源上海市消保委《申评测实用宝典(家用电器篇)》
评测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产品在宣传时声称“净化率达99.9%”,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大多是基于实验室的理想条件得出的,与日常实际用水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净饮机时,应保持警惕,避免被此类“特定实验数据”误导。建议优先参考权威机构的第三方测评结果,以获取更真实、可靠的产品信息。
在上海家电网看来,净饮机的核心价值在于保证“饮水安全”,而非单纯追求加热速度或智能功能。消费者在选购时,应结合自身需求,理性看待技术参数,优先选择净化性能达标、滤芯成本透明的产品。毕竟,喝进嘴里的水,安全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