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和俄罗斯的制裁战可谓是打得如火如荼,而这些焦点就是集中在粮食和能源这两大领域。
原本以为随着欧盟铁了心要削减天然气消耗,以及俄乌双方“黑海倡议”的签订,双方的争斗会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我们还是低估了西方搞事的能力和俄罗斯手段的狠辣。
首先来看双方在能源领域的交手。自从当地时间25日,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宣布,要将“北溪-1”天然气管道运往欧洲的输气量再次削减一半,降至总产能的20%之后,整个欧洲可谓乱了套。
因为,目前距离欧洲冬季就剩下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届时整个欧洲都会陷入如何“安全过冬”的困境,而俄罗斯这一手更是使欧洲雪上加霜,所以整个欧洲才会陷入混乱。
目前来看,欧洲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来应对此次危机:
第一个措施,再次削减用气量。当地时间26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能源部长召开了一次会议,达成了在未来八个月内“自愿”削减15%的用气量。
其实就是饿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意思,但是这个自愿是不是真的自愿就不好说了,因为匈牙利随后就表示这完全是在胡闹,不接受这样的措施。
第二个措施,美国来帮忙。当地时间26日,美国派遣了国务院能源高级顾问霍克斯坦前往欧洲,共同应对此次危机。
但是说实话,美国派个人来能干嘛?他能凭空变出能源吗?他能做的还是让欧盟如何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罢了。
第三个措施,德国前总理前往莫斯科见普京。26日,根据西方媒体报道,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已经抵达莫斯科,准备与俄罗斯进行关于能源问题的会谈。
根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透露,此次与施罗德会谈的人大概率就是普京了,届时就看双方如何过招。
说实话,这三个举措里面唯一有用的可能就是最后那个了,但是难度恐怕不会小,不知俄罗斯会提出什么条件。
然后是粮食领域。最近几天,乌克兰粮食出口可谓是紧张筹备中,而联合协调中心也于27日14时左右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揭牌仪式。
可以说整个氛围还是不错的,但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依然不放弃往俄罗斯身上泼脏水的想法,在第三世界大肆渲染俄罗斯在制造粮食危机。
当地时间26日,正在喀麦隆进行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了如下言论:“欧洲对俄制裁导致世界粮食危机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和能源一样粮食也成为俄罗斯的武器。”
确实,能源的确是俄罗斯对抗西方的武器,但是粮食可能就不是了,因为事实大于雄辩。
这些言论在此次粮食出口协议达成之前可能有个别人会相信,但是现在就显得马克龙在负隅顽抗了。
说实话,这就是西方精英阶级认不清现实的表现,这些政客依然认为非西方世界对他们是支持的,他们对于这些国家的民意知之甚少。
就像此次马克龙非洲行一样,这是继德国总理朔尔茨之后,第二位重量级欧洲领导人前来拉拢非洲了,但是效果好吗?不好,因为时代已经变了。
只是面对这种指责,也不知俄罗斯又会做出什么回应。
总而言之,西方与俄罗斯的矛盾目前来看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双方的能源战和舆论战必定是旷日持久的,就算此次不成,还会有下次。只是苦了世界民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