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是我国小说历史上的巅峰之作,西游记乃是鬼神玄幻小说的开山鼻祖,三国演义呈现出了一部非常经典的东汉末年纷争画卷,红楼梦被称作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而水浒传,则是向我们展示了宋末农民起义的反抗斗争。
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当时朝廷政治昏庸,官场阴暗的情况下,不少贤才大能郁郁不得志,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迫害无奈走上梁山,真可谓“群雄聚义,啸聚山林”,先后有一百零八位好汉相聚于此,虽负草莽之名,但却无比快活。
但盛极必衰,在一把手宋江的带领之下,梁山好汉们最终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并按照朝廷的命令进攻方腊,也就是在此期间,武松上演了“独臂擒方腊”,宋江得知后,对吴用说了句话,武松瞬间听懂并当即决定留下照顾林冲。
一. 武松的梁山之路与形象构造武松自小和哥哥武大相依为命,虽说长相威猛,但却不是惹是生非之辈,后来还成了朝廷的都头,原本准备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武大,却在途中上了景阳冈,拳打猛虎为众除害,从这时候开始,武松便在当地民间树立了勇猛的形象。
而打虎这件事只是武松看望兄长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一方面初显他的性格,另一方面则为后来将要发生的恶性事件做铺垫,自从武松当了阳谷县的步兵都头之后,哥哥武大也搬了过来,不但兄弟二人重逢,武大自己也不再受别人欺负。
武大郎虽然和武松是一母同胞,但身形差距却比较大,武松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而武大郎却身形矮小,相貌猥琐,而潘金莲虽然长得漂亮,但出身低微,在主家的胁迫之下,委身嫁给了卖烧饼的武大郎,所以说武大对这个妻子很满意,但潘金莲却不这么想。
潘金莲犯的更大的错误便是她在背叛了丈夫之后还与西门庆联手毒杀了丈夫武大,武松在得知兄长死亡的消息之后很快查明真相,并直接将潘金莲与西门庆二人杀死,当年的打虎英雄再显神威,但依然难逃官司的制裁。
当时的县令出于对武松的同情,将他发配到了孟州,此时的武松依然秉持着自己疾恶如仇的性格,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自己的酒店,而这蒋门神也不是善茬,勾结官府伺机暗算武松,被逼无奈在鸳鸯楼大开杀戒,并留下“杀人者武松”的名号。
之后武松在躲避追捕过程中,遇到了孙二娘和张青的帮助,先归顺二龙山,后来才上了梁山。
从武松的这些经历看出,他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上的梁山,而和宋江的结识,最早是在柴进的庄上,两人也算不打不相识,随后第二次见面便是梁山与二龙山合并的时候,虽说不算有深交,但武松的确非常忠心。
二. 梁山的自我毁灭从最早加入梁山之中的英雄豪杰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在朝中被人陷害喊冤负气离开的,一类是原本为朝廷之官员但不满宋朝朝廷的昏庸而走上梁山的,一类是武松这种杀了人不得不上梁山的,还有本身就是土匪出身的。
在这几类人群之中,前两类是尚且对朝廷抱有一丝希望的,虽然怨恨朝廷,但依然希望重新回去当官,其中的典型就是宋江,而后面两类是完全反对朝廷的,没有再回去的打算,比如梁山好汉中最早的一把手,晁盖。
从他最初打劫生辰纲的做法可以看出,是要发誓和朝廷为敌的,所以在梁山众位好汉之中,原本晁盖的旧手下都是站在反叛这边,而宋江稳坐一把交椅之后,就逐渐有了被招安的想法。
当时的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周围诸多政权并立,朝廷还要每年纳税,饱受屈辱,急需强大的兵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威胁,而放眼国内,因为连年征收赋税支付赔款导致民不聊生,起义频繁发生,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梁山这里的“匪患”自然是朝廷最重视的。
鉴于这种情况,朝廷还多次派遣官僚前去试探,听闻宋江有被招安的意思之后开始进行糖衣炮弹的诱惑,承诺以高官厚禄,最终身为一把手的宋江答应了朝廷招安的请求。
这件事情对于武松来说是不太能接受的,因为他是在朝廷官员相互勾结和迫害之下才走上梁山的,所以并没有对朝廷抱有任何希望,他清楚一旦与朝廷对抗,就一生都是叛臣,所以并不愿意招安,但最后顾及兄弟情分,依然尊重了宋江的决定。
在决定招安以后,大宋朝廷的真实目的也就随之暴露,诏令之中封官赏爵需要完成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征讨方腊,此时细致的武松已然清楚,这是朝廷的二虎相争之际,此次出征,无论成败与否,对两方的势力都是相当的削弱。
从时代背景来看,方腊与梁山都是宋朝严重的敌对势力,并且实力相当,无论后来哪一方面获胜,另一方都会被重创,如此朝廷便可以一次性剿除两大势力。
为人精明的宋江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迂腐的内心依然对朝廷怀有一丝希望,带着梁山众好汉出征方腊。
三. 武松的觉悟原著中对此次战役的描述花费篇幅较多,最终也是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从最终战争的结果来看,梁山108个好汉之中,有半数以上的人战死,只有仅仅49人侥幸存活,而即使是这剩下的49人,也没有几人能够善终。
有人是因为未曾一同出征,也有人在战胜归来之后染病而死,而武力值一向很高的武松,也在此次战斗之中失去了一条胳膊。
根据原著中的描写,包道乙从鞘中拿出了玄天混元剑,从飞空直下,直接砍中了武松的左臂,导致他当场晕倒了。
等到鲁智深前来救了武松时,发现他的左臂已经完全耷拉了下来,此时的武松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为了不影响自己行动,干脆直接将那条折了的臂膀打断。
而这里的战事传到吴用的耳中,他在得知武松断臂后也是十分震惊,并将这件事告诉了正在指挥战斗的宋江,谁知宋江却脱口而出一句话:“武松已经成为废人,我心里着实伤感”。
这句话一出,让绰号为智多星的吴用内心凉了一大半,在他看来,宋江无意间的一句话却暴露了他真实的内心,所谓“废人”无疑就是对自己来说没用了。
对于宋江来说,当年在上梁山的时候内心就挂记朝廷,并且和其中的一部分人总是幻想着能重回朝廷当官,所谓的兄弟情义,只是为了他日后能重返朝廷当官罢了。
从他成为梁山的实际领导者之后,所有人都成为了他的棋子,而朝廷既然许诺征方腊之后就封爵赏地,他自然是要对这些棋子加以利用,而后在出征方腊的每一次战斗中,几乎都有不同的梁山好汉牺牲,但宋江都不怎么关心。
而此次武松断臂之后,宋江直言他已经变成废人,从语气来看,无疑就是在暗示他没有价值了,吴用在看出这一点之后,自然是大失所望,但他并不能表现出来,只说:战事要紧,兄长不要为了兄弟之情,忧伤贵体。看似对宋江的安慰,其实更多的是无奈。
其实这一点武松自己也是十分清楚,他早就明白这个结义的哥哥宋江一心想要重回朝廷当官,两人内心的精神方向已经是背道而驰,所以早就有离开的打算,而如今断臂,正好可以作为理由。
而且在返回途中,林冲不幸感染了风瘫,于是武松就告诉宋江说“兄弟我现在已经残疾,不如就留下照顾师兄林冲如何”。随后也拒绝了朝廷的什么册封和赏赐,表示自己只做一个闲人就好,宋江听了之后又也没有任何挽留,只说“随你的便吧”就匆匆离开。
其实武松如此做,并不只是脱离宋江,是因为他此时已经预感到,回京之后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果不其然,宋江直到最后服下毒酒也没有实现自己当官的梦想,而武松最后却皈依佛门之后活到了八十岁。
所以说宋江是擅长于计谋和攻心之计的人,而武松总是在关键时候看破大是大非,所以牺牲一条手臂换来后半生的安定生活,也算是比较明智的举动。